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孙栋光:该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了
新京报
2012-03-22 03:20

  《武训传》导演孙瑜之子,现年70岁,上影剧团退休演员,曾在《武训传》中饰演7岁的“小武训”。他听说《武训传》发行了正版DVD,并引发众多讨论后感慨良多。

  我感觉在我父亲心中,《武训传》可能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一定是最呕心沥血的作品,因为当时他自己也非常受武训的忘我精神感动。

  ——孙栋光

  批判给父亲当头一棒

  拍《武训传》的时候我才8岁,因为年龄小,我没受过什么批判,但我父亲受的影响很大。有人做过统计,从上世纪30年代到解放,我父亲拍了二十多部片子,但《武训传》被批判以后,他就只拍了三部片:《乘风破浪》《鲁班的传说》和黔剧戏曲片《秦娘美》。

  我感觉在我父亲心中,《武训传》可能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一定是最呕心沥血的作品,因为当时他自己也被武训的忘我精神感动。所以,1951年遭到批判时,最初我父亲是想不通的,他最初的愿望和最后的结果相差太大了,完全是当头一棒——他拍《武训传》本是为了迎接“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这个主题,结果却给了“狂热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大帽子。他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导致身体也不太好。

  《武训传》当年受好评的时候,我父亲还写过关于“导演中心论”的文章,被批判之后,我父亲在生活中也不大提《武训传》了。

  抱憾去世心愿未了

  我父亲是1990年去世的,他晚年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武训传》能够真正得到平反,哪怕小规模地放一放也是好的,这是他一生当中最遗憾的一个事。上世纪80年代有一次他在报刊上看到播放《武训传》的消息,非常高兴,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放。

  2000年我父亲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写了一封信给广电总局,请秦怡老师帮我转交,问能不能把《武训传》放一放,哪怕就是在一个剧院小范围放也行。但是最后电影频道一个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说,不放《武训传》,改放《乘风破浪》。后来我就没再做放映《武训传》的争取了。

  《武训传》距离当年的批判已经六十年了,我觉得应该到了重见天日的时候了。虽然1985年胡乔木的那篇文章也算是平反过,但《武训传》还是不能拿出来公开放映,所以我觉得这个事始终没有彻底解决。要还原历史的真面目,需要时间,但我始终相信会有这么一天。

相关推荐
一个女孩,选择去“打铲儿”
时事
【携手奔赴现代化的明天】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北京
北大学生年度人物!他致力于研究人群健康
新京号
百亿补贴下的灰产漩涡:华强北后封机、翻新机流入电商平台
科技
20年前的今天,一位社会学家走了,他的学术人生既喧嚣又孤独
文化
新闻8点见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不低于3米!住宅层高要“长个”意味着什么?
时事
《中国人的家风》:被当作教化象征的孔家,有着怎样的家风?
文化
“AI幻觉”:一场人机之间的认知博弈
时事
从蛇形到兽形,再到蛇形:中国古代铜镜上的龙纹形象如何转变?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