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大追捕》 爱得疯狂与嚣张
新京报
2012-03-16 04:55

《大追捕》依然是港片双雄对决的模式,但结尾让人想到《嫌疑人X的献身》。

 

  新京报·新世纪联合观影

  NO.339《大追捕》

  观影评分:74.5 观影地点:百老汇国瑞城店 观影时间:3月15日

  昨日,本报20位读者观看了张家辉和任达华主演的惊悚警匪片 《大追捕》,打出了74.5分的平均分(满分100分)。继处女作《杀人犯》收获好评之后,导演周显扬的第二部作品《大追捕》仍然采用警匪类型、悬疑惊悚和个性化主人公的风格,男主角张家辉疯狂健身生生把自己练瘦了一圈,还在片中一语不发仅靠表情和肢体语言挑战演技,得到了观众的普遍好评。

  剧情

  疯狂举动源自爱

  《大追捕》作为一部惊悚悬疑警匪片,在悬念铺排的逻辑性上设计得很巧妙。一开始让人感觉是个变态杀手惊悚片,著名指挥家徐翰林的尸体被人发现,警方将目标锁定于刚刚出狱,20年前曾经杀害徐翰林女儿的王远洋身上。而在观众眼中,张家辉扮演的王远洋毁尸灭迹,偷窥、窃听、跟踪徐翰林的女儿徐雪,还以挑衅的姿态留下恐吓纸条,在警察面前有意自我暴露,再加上他一语不发的冷峻深情和神出鬼没的行踪,十足一个心理变态的高智商凶犯形象。但影片在临近结尾时曝光了的真相,让剧情和角色都发生了天地大逆转,他的一切看似疯狂嚣张的举动,都是来自深沉无私的爱,形象也瞬间从诡异可怕的凶手转变为值得寄予同情的苦命人。

  角色

  外冷内热令人动容

  本片中张家辉的角色依然是跟《证人》类似的边缘性格男形象,只是个性比《证人》更决绝,情感比《证人》更深沉。张家辉为了演活出狱杀人犯的“冷硬”之感,特别强化瘦身练出“钢条身材”。同时,由于他的角色被设计成不能说话,就更需要张家辉通过外形和肢体语言来诠释,此外,张家辉虽然在影片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外冷”的形象,但“内热”的瞬间流露则有如点睛之笔,例如片中张家辉隔着玻璃无声地泪流满面的镜头,就有瞬间令人动容的情感张力。□文/列文

  ■ 观众评语

  原汁原味的香港类型片,影像风格很突出 85分

  张家辉太棒了!衬得任达华老态龙钟 80分

  节奏不错,紧凑,但故事有点模仿《嫌疑犯X的献身》75分

  后半段节奏有点太慢,总体不错 75分

  这个普通话配音坑爹啊,尼玛任达华还有儿化音! 65分

  嫩模演技不行啊,“晓雪”让人出戏65分

  谢安琪还是好好唱歌去吧,演什么电影! 40分

  ■ 导演释疑

  新京报:片中任达华的家庭线索为何后来中断?

  周显扬:任达华的家庭故事对我来说只是个“back story”(背景故事),我写剧本时对这个人物是写得很深的,从他年轻时开始,到他后来有过什么经历,内心的发展过程,最后变成什么人等等,我都有写出来,原剧本对这个人物的描述并不像现在这么短。但对于这部电影来说,任达华的家庭故事并不是故事的主线,观众只需知道他老婆自杀一事影响了他,才让他变成现在这样有点像疯狗一样去追求真相的动机就够了,包括他与女儿的隔膜,这些都是辅助故事主线的,如果再展开,篇幅会太长。

  新京报:片中出现了希区柯克和大卫·林奇的海报,是在向这两位导演致敬?

  周显扬:我是学电影的,这两位导演都是对我产生影响的导演,我个人也非常欣赏他们的作品。如果有人说他们的电影对我的创作有所启发的话,我也不否认。

  新京报:是什么原因触动你拍这样一部电影?

  周显扬:《大追捕》的故事在我制作上一部电影《杀人犯》时就产生了,因为我是一个一直对真相有很大兴趣的人,有点像片中的任达华。另外,著名作家加缪的《局外人》对我构思这个故事影响很大,《局外人》讲述了一种跟世界难以沟通的孤独,这次拍摄《大追捕》,其实就是将《局外人》的部分想法投射进一个出狱报仇的故事之中。

  采写/本报记者 孙琳琳

相关推荐
我穿的一次性内裤,原来早就被陌生人摸过了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远方的拉萨河》谱写雪域青春史诗
娱乐
新华社:依法严惩境外电诈犯罪集团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看点
​熊猫界也搞“饭圈化”?警方发起集群战役
第一看点
《危机航线》发新预告,刘德华、屈楚萧片中“斗智斗勇”
娱乐
《一雪前耻》开启预售,乔杉、马丽展开“硬碰硬”复仇之战
娱乐
张家辉:爱电影对得起每个角色,所以还想疯狂干票大的|人物
娱乐
新闻8点见丨直播拆盲盒“绑架”年轻人;未检检察官讲述案件背后故事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