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地球自转变慢 今年全球“多一秒”
新京报
2012-03-16 04:11

  将于北京时间7月1日8时调整;神九发射需要避开调时期

  本报讯 (记者仲玉维)今年年中,全球时间将进行调整,通用时间将闰上一秒,意味着全年时间多了“一秒”。昨日,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最新发布了这个消息。

  国家授时中心介绍,1884年,国际上确定以地球自转运动来计量的时间作为国际标准时间,称作世界时。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基于原子振荡的原子时,其准确度和稳定度均超越了世界时,但其与地球的自转不关联。随着地球自转速度有减缓的趋势,两者的偏差也在不断加大。

  1972年,一种折中的时间尺度——协调世界时(UTC)应运而生,取代世界时作为国际标准时间。UTC采用原子时的秒长,而时刻通过增加1秒或减去1秒(正闰秒或负闰秒)以尽量接近世界时,这就是“闰秒”。

  据介绍,在现行的国际标准时间——协调世界时(UTC)时间2012年6月30日午夜,将加一闰秒(即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早8点),当天23:59:59的下一秒记为23:59:60,然后才是第二天的00:00:00。

  国家授时中心负责中国标准时间和标准频率的产生、保持和发播工作。该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已准备就绪,将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7:59:59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会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

  据悉,自1972年至今共闰秒24次,上一次闰秒是2008年12月31日,今年则是4年后再次调整。

  ■ 对话

  国家授时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主任董绍武

  闰秒为协调原子时和世界时

  2012年的时间多出“1秒”,那么多出这1秒,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昨日,本报记者专访国家授时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主任董绍武。

  新京报:“滴答”1秒,看似对普通人的生活而言,有时候可以忽略不计的。怎么理解?

  董绍武:在军事、通信等领域,1秒火箭飞出了8公里,地球已经绕太阳转了30公里,光也跑了快30万公里,军事上的精确打击也要精确到1秒。但按理说,增加或是减少1秒,对人的生命无太大的影响。

  新京报:我们的手机、手表、电脑时间,会自动调整吗?

  董绍武:手机时间来自通信基站,自动调整。一般手表需要对照电视台、电台手调,电波表可自动调整。大部分电脑,需要手动调时,如果电脑安装了一个校时软件,就可自动对准了。

  新京报:那股票、证券等金融系统呢?

  董绍武:也是自动调整,这些系统有接收国家标准时间信号的装置。

  新京报:导航系统受影响吗?如GPS,中国的北斗导航。

  董绍武:世界上所有的导航系统,不实行闰秒的调整。

  新京报:那岂不是比我们平时用的时间会少1秒?

  董绍武:导航系统内部用的是原子时,我们看到的导航广播出来的时间,是平时看到的协调世界时,只需要通过电文的数据调整。

  新京报:神九预计6-8月发射,火箭发射精度很高,需要“零窗口发射”,精确到秒。会受到影响吗?

  董绍武:如果发射、交会对接,选择在调整时间的那一刻,会有影响。其他时刻不受影响。发射基地的时间系统与国家时间基本同步,会自动进行闰秒调整,而 “天宫一号”等天上的卫星和飞船上时间,是受控于地面的,进行时间比 对后,“天上”和“天下”的时间会是一致的。

  新京报:闰秒有规律吗?我发现基本是“多一秒”,至今还没有“少一秒”?

  董绍武:从目前来看,闰秒的年份没有什么规律。至今都是“正1秒”, 还没有出现过“负1秒”。我们用的协调世界时,用的世界时的“时刻”和原子时的“秒长”。因为地球自转越来越慢,导致“世界时”秒越来越长,就只能是对“协调世界时”加上一秒。

相关推荐
新闻多一度丨24小时可能要“减1秒”?地球为何“赶时间”?
时事
新闻8点见丨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暑期篇;老年公寓企业爆雷调查
时事
世界上最荒谬的网站,治好了我的AI焦虑
新京号
提升“第四环境”天气预报能力,科学界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
时事
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的致信在北大中外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新京号
“神奇动物在这里”影像展在北京启幕:看万物有灵,赴一场自然之约
企业资讯
“大单品”利刃+组织再造,中国底盘独角兽锋芒毕露
企业资讯
明星球员齐聚比利·简·金杯深圳总决赛,郑钦文领衔中国队阵容!
企业资讯
上合电影节金数字荣誉颁奖,猛玛斩获“年度自主研发技术”
企业资讯
图个明白丨迟到的1号台风“蝴蝶”或登陆海南 会卷起多大风浪?
数据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