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去超市购物当心被小票忽悠
新京报
2012-02-03 03:20

  针对近日投诉,海淀区消协揭秘小票三大障眼法

  本报讯 (记者廖爱玲)消费者购物要当心超市的购物小票另有玄机,近日,海淀区消协发警示,揭秘超市小票的三大障眼法,提示消费者要对购物小票仔细核对。

  日前,消费者金女士到超市买鲈鱼,标价为每斤27.6元,合计72.31元;但回家后发现超市小票上显示的鲈鱼单价为每斤25.6元,乘以重量应为67.072元,但小票的总价仍为72.31元,超出了5元多。金女士随后向海淀消协投诉,经调解,超市进行了赔偿。

  海淀区消协根据投诉情况发现,超市小票存在3种玄机:一是商品“变身”,如本来买的是“黄瓜”,在小票上却摇身变成了别的品种,单价也不同;二是单价“涨价”,店内价签上标的是优惠价,而收银台核算时,小票上的价格变成了原价;三是单价“打折”,总价“不打折”,就是金女士遇到的情况。小票上标的单价是优惠价,总价却仍以非优惠价核算,这种方式较为隐秘,不易被发现。而超市对此一般多解释为商品刚调价,收银系统还没来得及改,或是商品贴错了条码。

  海淀区消协为此提示消费者,要仔细核对小票上的商品名称、单格、总价。如果发现错误,应及时向商家反映,维护自己的利益,若协商不成,可向工商、消协部门投诉。

相关推荐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躁动”的胖东来代购:宣称日均采购10万元,公司频出手
财经
记者调查老年人扫码被骗现象,看到“扫一扫领礼物”,父亲就走不动道了
新京号
嗨特购在售商品过期,折扣赛道“新秀”们高速扩张背后的隐忧
商业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