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热词 本期主持:武云溥
蚁贪
【热词渊源】
蚁贪,指“蚂蚁搬家式”的腐败类型,蚁贪的主人公大都是处于权力末端的“小人物”,职务相对不高,但是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在短则几个月长达三五年甚至十余年的时间里,几十次甚至成百上千次持续地贪污受贿。
【特别阐释】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古人云过很多这样的名言,用来形容积少成多所能实现的惊人效果,可惜今人往往朝反面理解这些话。“蚁贪”们可能相当眼红“巨贪”们的大手笔,也相信凭借自己的坚持终能实现梦想——他们的确做到了,在远离聚光灯的阴暗角落,一只小蛀虫也能啃出大窟窿。对他们适用的古训应该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苍蝇人
【热词渊源】
苍蝇人,指找不到方向、茫然的职场人。就像那句网络名句描述的那样:“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板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却找不到出路……”他们坚定地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但却苦于找不到方向;他们很年轻,精力充沛,愿意为梦想去燃烧生命,但他们或者还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或者还不知道实现梦想的途径。
【特别阐释】
机场书店屏幕上滚动播出的成功学讲座,都像是在为“苍蝇人”加油助威:你们还年轻,未来有无限可能;你们努力奋斗,必会出人头地。其实很多人的困惑并不是发现前途黯淡,恰恰相反,四周一片光明,只是不知道该选哪条路。这问题的答案,趴在玻璃板上是永远无解的,只有走起来才知道。
龙年效应
【热词渊源】
龙年效应是指中国大陆、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地区华人因迷信于龙年出生的子女较其他生肖佳而集中在龙年结婚或生育的现象。龙年是嫁娶好年,不少准父母还相信龙子、龙女日后的成就非凡,故部分人选择在龙年结婚或生育,“带旺”婚礼司仪及陪月员两大新兴行业,这就是龙年效应。
【特别阐释】
龙是传说中的神兽,在中华文化中,龙也因其象征了皇权和荣耀而备受崇拜。十二生肖里,龙是唯一一个谁都没见过的动物,所以谁都觉得自己在龙年生下的子女就像龙的传人——心理逻辑说穿了就这样,现实则是,龙的传人扎堆爆棚,将来升学、就业都会面临巨大压力。这不,龙年的爱好者们,先从争抢司仪和月嫂开始锻炼吧。
酱油考生
【热词渊源】
每年一到公务员考试或者考研季,报考的人数总是很多,但是每一年弃考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些主动弃考的人,往往带有一种“打酱油”的心态,而被称为“酱油考生”。根据2011年一项关于公务员考试的调查,许多考生“没复习,打算裸考”,15%的考生复习一个月,复习在两个月以上的考生仅占12%。大部分考生,都把自己定位成“酱油党”。
【特别阐释】
打酱油没什么不好,每个人都有权花费一点时间和精力去碰碰运气,就像买彩票一样,你不让他买就会心痒难耐。但一个社会出现百万数量级的打酱油人士,每年有几百万人在到处碰运气,说明这些青年可以争取的机会太少了。阶层上升通道狭窄,优质资源因垄断而稀缺,让人如何不去打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