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历程
新京报
2011-11-30 03:22

  1986年

  我国第一次进行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调整,从上到下正式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确定了划分贫困县的标准,并划定了273个国家级贫困县。后来将牧区县、“三西”项目县加进来,到1988年增加到328个国家级贫困县。

  1994年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启动。经过重新调整,国家级贫困县增至592个。

  2001年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出台,取消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数量,但总数不变。同时,将国家级贫困县改为扶贫开发重点县。

  2011年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发布,确定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相关报道

    最终的扶贫机制,还是靠城乡一体化。把全部农民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按城市标准对他们予以保障,对他们的生活要用低保制度来取代扶贫。经济不发达要用市场化的方法来发展经济。   

    十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逐步加大对扶贫的财政投入,十年累计投入2043.8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投入,十年累计投入1440.4亿元人民币。   

    大幅提高扶贫标准,尊重了现实,响应了社会呼声,最重要的是,这意味着直接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让更多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关推荐
潘功胜:我国货币政策状态是支持性的,总量比较宽松
财经
我国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出台增量储备政策
时事
我国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时事
银河证券:我国货币政策将在二季度逐步走向实质性宽松
财经
权威专家:我国有政策空间和余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财经
雄安新区开展2025年“八一”走访慰问活动
新京号
大兴区开展“军事日”和慰问驻区部队活动
新京号
上半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海洋经济稳中向好
时事
专家解读:境外股票交易所得应次年申报纳税 允许当年盈亏互抵
财经
一周碳要闻:高耗能项目将实施碳排放双控审查(碳报第157期)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