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
新京报
2011-10-14 03:27

  【吐小食核】

   □鲍鲸鲸(作家)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是我上周读过的书中的一本,来自奥地利年轻的小说家托马斯·格拉维尼奇。老实说,这不是上周我读过最好的书,因为在那之前,我可是认真地读完了侯宝林老师参与编撰的《相声溯源》(这可是超级好书一本)。但是,读完《一个人到世界尽头》之后的几天里,不管是我自己独处,还是混在国庆假期十分汹涌地吃喝玩乐人潮里,我都会时不时地想起这本书,继而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如果我有一天早上睡醒睁开眼睛,像书里的男主角一样,发现这个世界只剩我一个人了,该怎么办?

   小说里的男主角约纳斯真是做了不少事儿。在确定了这城市里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之后,网络中断,电话不通,整个维也纳,连只野猫或是鸟都没剩下。在这个没活口儿的世界里,约纳斯的心理历程逐渐从“开玩笑的吧?”过渡到“好像是真的,太坑爹了”继而发展到很心酸的“我一定得找个人说说话”。于是,约纳斯开始在维也纳的大街小巷以发小广告的速度,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如果你看到了这个电话,请一定打给我。”最后,他甚至爬到城市的旋转观光塔上,用大布条写上自己的电话挂在塔外,然后调整了观光塔的旋转速度。于是,这个城市上方,观光塔带着这哥们的电话号码,开始飞速地一圈圈转着,不会减速,永远不停,除非它自己失控炸了。

   但是,依然没人给约纳斯打电话。只有一次,电话响起来,让他激动得差点心梗,但不久后他发现,那是他用自己的手机给自己的座机播出的电话。

   后来约纳斯顶着快要精神分裂的风险,还是做了好多事。他开始进行了一场漫长的回忆之旅,开车去乡下,在空无一人的村子里怀念童年。去父母家,躺在父亲的床上感受父亲身上的味道,那味道还清清楚楚,人却已经不见了。最后,约纳斯甚至穿过了英吉利海峡的海底隧道,去英国找自己的女朋友。当然,可以预见,英国也一个人都没有,他找到了女朋友住的地方,进去,看着空荡荡的房间,然后拿起了女朋友的外衣,闻了闻。“这一刻,我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她。”

   始终没有人出现过。从本质上说,这其实是一本很纠结的小说。前半部分真实描写了这世界没人再陪约纳斯玩的窘境。后半部分,作者开始在意识层面神神叨叨地讲约纳斯自己是怎么和自己玩的。基本上是一个由不确信的乐观逐渐沉入黑黝黝的悲观海底的故事。但是,在这个灰色的故事里,作者为它镶了一个闪光的金边,这金边就是回忆。

   也许就像加缪说的一段话:“人只要学会了回忆,就不会孤独,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无困难地凭回忆在囚牢里独处百年。”酸是酸了点,但当置身于只剩自己的世界尽头时,这话也许谁都受用得起。所以,当我们抱怨春运、堵车、国庆人潮、长城上的万人亲密接触、故宫里的限流政策失控时,不如乐观一点地想象吧,身边的人多是多了点儿,但是噌楞一声,人都不见了,你也不见得招架得住。只有被人潮挤得头晕眼花神志不清时,你才更想要凭本能紧紧抓住身边人的手。那一刻,除了骂骂我国人口实在太多之外,其实还是有很亲密的回忆的。

相关推荐
头条 | 别再羡慕别人了,咱界首也有了→
新京号
双节同庆,中国电影博物馆携手高校举办多场主题音乐会
北京
未来已来,就在雄安
新京号
【荣归故里行 浓浓家乡情】崔朝晖:荣归故里追梦五载 扎根荣成共赴山海
新京号
“老人银行取款身亡”事件,比站队更重要的是什么?|新京报快评
观点
北京机器人应援“苏超”,发现群众体育更大可能性 |新京报快评
观点
“三姐妹上坟被炸身亡案”二审维持原判,被告人获死刑
第一看点
郝福庆:银发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智库
中关村街道在双榆树公园举办“红十字博爱在京城”海淀专场募捐活动
新京号
看雄安这对“电力新人”的浪漫婚礼→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