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D12版)
如今很多企业都有内部的即时沟通工具或企业内部论坛,成为企业内部沟通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公司内部使用的是一款名为Instant Messenger的即时沟通软件,包括了我们公司全球的同事,不管对方在国内或者国外,无论什么部门或什么职务,都可以进行即时交流。”在电子行业工作的小君认为,网络工具让企业内部的沟通变得简单而有效,“大家都是有什么说什么,包括向领导提一些意见或建议等等。如果不是特别麻烦的事情,我一般不会找老板或同事面谈。”
中华人才网人力资源专家许兴阳举例说,九江市电信分公司曾通过公司内部OA网的BBS论坛,让员工与公司领导进行了一次“思想大碰撞”,员工针对企业面临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这种沟通方式不仅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寓教于乐,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而且能不断激发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主动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 典型沟通
内部沟通推崇“赋予能力”
据IBM相关人员介绍,IBM传统的内部沟通机制在于传达公司内部信息,例如定期发布公司领导给全体员工的邮件,发行公司刊物,甚至制作公司内部电视节目等单向传播活动,称之为“内部沟通1.0时代”。
伴随讯息科技的发展,IBM建立了内部沟通网络互动机制,进入了强调互动分享的“内部沟通2.0时代”,并于2004年推动全球在线大讨论,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想法。
2008年起IBM进入了强调内外整合的“内部沟通3.0时代”,进一步通过内部沟通机制强化员工对于公司价值与策略的理解,进而成为公司品牌的拥护者。“内部沟通机制推崇的理念是‘enablement’,即‘赋予能力’。‘内部沟通3.0时代’不仅仅强调沟通的过程,更在于提供员工的能力,可以说在沟通中加入了类似培训的因素。”IBM一名工作人员解释,“我们认为,企业内部沟通最终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能提供外部客户最佳的价值,使员工成为整个价值链中最伟大的贡献者。”
内部网站对员工各种问题有直接回应
腾讯一直在探索既能保持大公司规模优势,又不丧失小公司快速灵活基因的内部沟通机制。
据腾讯相关负责人介绍,腾讯的内部网站基本覆盖了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技术交流、产品体验、学习分享、意见建议、兴趣爱好等等。内部网站是腾讯内部沟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其中提出的几乎所有问题都会有与之直接相关的人来回应。其中有一个板块叫“总办交流”,员工可以在其中提出任何问题,都会有相关公司高层来做相应回答。
此外,所有腾讯员工在入职时都会分配一位相应的导师。导师将负责引导该名新员工熟悉腾讯从工作到生活的一切,新员工有任何问题都随时可以向导师咨询。
■ 专家建议
借沟通平台熟悉职场规则
●陈曦,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
企业内部沟通机制对职场人,尤其是职场新人来讲,是很重要的。职场新人通过企业内部的沟通平台可以很快地熟悉职场的规则和技巧,也可以达到相关知识的速成。比如顾问行业会有很多的实际案例可以学习,这些在学校里可能是学不到的,但在企业内部的沟通平台中却能够看到。
我认为职场人首先应该熟悉企业内部的沟通机制,可以向工作时间较长的同事去了解企业内部沟通平台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此外,职场人还应该多参加公司内的活动兴趣小组,这样可以跨部门认识很多人,甚至公司里的高层,这对一个人的成长也很有好处。
国内有些企业在内部沟通机制方面做得比较不错,但绝大多数企业处在成长期,做得还很不够。建立内部沟通机制并非必要,有的企业通过会议、面谈等传统形式就能沟通得很好,就不需要建立所谓的沟通机制。
■ 职场体会
通过网上讨论解除工作疑惑
●小君,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职员
在我们公司的网上社区里经常会有一些同事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尤其是做营销工作和做研发工作的。通过参与一些问题的讨论,解除了我的很多疑惑,尤其是对一些技术层面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果我订阅了某个频道而没有及时参与讨论,系统会把讨论的内容发到我的邮箱,使我对讨论情况有所了解。
D12-D13版采写/本报记者 孔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