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人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 案例二则
C小姐的家人在温州经营一家低压电器制造企业。由于经营需要,公司经常需要从外面借钱。她表示,借贷在温州是一种很正常的经营需求,地下钱庄、标会等二十几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最近几年由于资金规模迅速膨胀、各个行业间的资金壁垒被打通,而且外地资金也开始源源不断流入温州,民间借贷问题才逐渐被外界所关注。
据C小姐介绍,在温州的生意人一般不会把鸡蛋全放到一个篮子里,在经营某一项主业的同时往往还经营其他副业。如果企业按照正常经营,一般不会在资金方面出现太大的问题,就算周转不灵也只是局限在某一项业务中。她家人经营的企业一直以来都是以较低成本获得贷款,经营状况也不错。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外部环境恶化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长期困扰,使得温州民间借贷成本飙升,于是出现了“老板跑路”事件。她表示,发生这种情况要么是摊子铺得太大,除实业之外的房地产、股票、黄金等投资全面崩盘,要么就是企业老板拿着大量现金赌六合彩、赌马,有时甚至不惜借高利贷去赌,希望能通过这种不劳而获的方式迅速致富。
“高利贷并不是问题的关键,‘融资难’才是背后的症结”,她表示。以前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要求特别严苛,不仅贷款流程繁琐,还会经常要求企业提前还款。再加上温州企业普遍技术含量低,如果没有技术革新和企业转型,利润率会不断走低,经营状况更加困难。内忧外困迫使部分企业只能寻求高利贷,但这非但不能使他们走出经营困境,还使其债务负担更加沉重。
应将借贷由卖方向买方市场转变
■ 专家看法
长期关注中小企业生存现状的原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认为,部分温州企业家心态浮躁,在前几年赚取了足够多的利润后,放弃了原有的实业,转而投资虚拟经济,贸然进入到自己并不熟悉的房地产、股票等市场。“如果那些资金出了问题的老板是因为投资这些领域失败而‘跑路’,那么他们不值得同情”,他说。
但陈乃醒同时指出,国家应该对民间借贷实行规范和监督,赞成将大量地下钱庄“阳光化”,同时大力发展银行业,形成市场竞争,将借贷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此外,他还建议政府部门从减轻中小企业税负负担、提供优惠等政策方面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因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造成的经营困境。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副主席何伟文表示,解决企业“民间借贷依赖症”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使中小企业从银行能够更容易地借到钱,这就需要国家对银行借贷管理制度进行深层改革。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比如在美国,就有专门的联邦政府小企业管理局。该部门经国会授权拨款,可以向小企业提供贷款。而小企业能否获得贷款,与其信用评级直接挂钩。贷款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直接贷款,二是和金融机构、发展公司等为小企业提供联合贷款;三是担保贷款,由该部门向贷款机构担保,如果该企业逾期不还,则由小企业局归还所欠部分的90%。
民间借贷链
在温州的民间借贷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中间人”,一种是通过担保公司。
担保公司就是由公司出面放贷,然后将每年的利息交给出资人的借贷形式。
“中间人”则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中间人”依靠私人关系放贷。“中间人”一般是在朋友圈中比较活跃的女性,人际关系广,而且在长期的“从业经历”中被证明比较“靠谱”,有能力将亲戚朋友手中的闲钱聚拢起来,然后通过借贷赚取稳定的收益。每位出资人出资的金额不会太大,但经过“中间人”之手后聚沙成塔,总的资金量并不比专业的担保公司少。据记者了解,在温州到处都活跃着这样大大小小的“中间人”,他们得到的利息在保证出资人收益的前提下,会留下一部分当做中介费,中介费的高低根据资金额度、投资方向、借贷时间的不同而略有差异。第二种“中间人”一般是银行职员、政府官员,或者大型企业的老板。他们利用自己资信较高、比一般中小企业更能获得银行贷款的优势,将从银行拿到的钱再以更高的利率借给其他人,从中赚取利差。这些人放出的每笔贷款往往数额较大,因为要确保借款人一定能按时还钱,他们往往对其还款能力、信誉度、投资项目的风险等事前要经过严格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