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最高法明确“资不抵债”标准
新京报
2011-10-08 03:21

    债务人偿还能力以实有财产为标准,不考虑信用、能力等因素

  本报讯 (记者邢世伟)最高法近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这个司法解释中规定了法院在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时认定“资不抵债”的标准。

  着眼于资债比例关系

  对于认定债务人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问题,《规定》称,债务人的资产负债表,或者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显示其全部资产不足以偿付全部负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债务人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但有相反证据足以证明债务人资产能够偿付全部负债的除外。

  最高法民二庭有关负责人介绍,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是指债务人的实有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即通常所说的“资不抵债”或“债务超过”。“资不抵债”的着眼点是资债比例关系,考察债务人的偿还能力仅以实有财产为限,不考虑信用、能力等可能影响债务人清偿能力的因素,计算债务数额时,不考虑是否到期,均纳入债务总额之内。

  该负责人称,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是对债务人客观偿债能力的判断,因此应当以债务人的真实财产数额为基础,如果当事人认为债务人的资产负债表,或者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记载的资产状况与实际状况不符,应当允许当事人提交相应证据予以证明,推翻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或者资产评估报告的结论。

  五情形可认定无力清偿

  司法解释还规定,债务人账面资产虽大于负债,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一)因资金严重不足或者财产不能变现等原因,无法清偿债务;

  (二)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且无其他人员负责管理财产,无法清偿债务;

  (三)经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无法清偿债务;

  (四)长期亏损且经营扭亏困难,无法清偿债务;

  (五)导致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的其他情形。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发力“四大产业”,黑龙江“换道超车”有了新“引擎”
时事
中国品牌 十年筑基|营商环境育苗,品牌扎根生长
商业
停工停产能赔付 疫情下“营业中断险”为企业吃下定心丸
财经
北京发布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居家隔离观察工作指引
第一看点
宋贵伦:应对疫情关键看社会能否“全响应”、社区是否“给力”
北京
单篇赔偿2100元,知网就别嫌贵了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湖南:已交房未入住空置房物业费按不超过90%缴纳
房产
汇总│北京朝阳提级管控 严格落实居家办公 倡议非必要不出朝阳
时事
“罗诉韦德案”恐被推翻,阿特伍德再次呼吁捍卫女性堕胎权
文化
丽水市委原副书记郎文荣,已任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
政事儿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