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食品非法添加5000企业被关
新京报
2011-09-27 04:09

  “瘦肉精”案全国抓获近千人;北京设3000监测点查非法添加物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近日就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非法添加案件多发频发势头得以有效遏制,取缔关闭各类违规违法企业5000余家。

  “瘦肉精”980多人被抓

  该负责人介绍,5个月来,全国取缔、关闭各类违规违法企业5000余家,行政处罚立案1.8万余起,移送司法机关435起。

  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食品非法添加案件1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其中,在“瘦肉精”破案会战中,各地共侦破案件120起,抓获涉案人员980多名,查获大批“瘦肉精”成品;广东侦办的5起塑化剂案件全部侦破,抓获疑犯16人;沈阳查获“问题豆芽”40余吨,刑拘12人。

  57国家工作人员涉罪

  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就审理104起,判决81人。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37件、57人。今年以来,全国已经有48名国家工作人员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不同程度的党纪、政纪处分,还有近百名国家工作人员(包括河南“瘦肉精”案件)的行政问责正在调查处理之中。

  北京设3000个监测点

  据介绍,《生猪及生猪产品瘦肉精监督管理规定》正在抓紧起草,将进一步完善“瘦肉精”监管工作制度。北京市已设立3000个风险监测点,覆盖了各个环节共250余种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该负责人表示,要始终保持打击非法添加的高压态势。对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或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隐患和苗头,要坚持主动应对、及早介入、及时处置。对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要及时公开发布信息,组织权威专家解疑答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相关报道:

    据新华社电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26日对“染色馒头”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叶维禄等三人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判处其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中,主犯叶维禄被判有期徒刑9年,处以罚金65万元。   

    中新网9月26日电 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消息,10省区市签署合作协议联手打击非法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本报讯 (记者廖爱玲 甘浩)昨天,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公布了经过第二次修订的《北京市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奖励金额大幅提高,以此发动公众举报、揭发食品安全违法问题。市民举报食品安全最高可获得30万元奖励,新闻媒体在公开披露案件前主动与政府部门联系提供线索或协助调查,也可予以奖励。   

    据新华社电 记者24日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国务院食安办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公告,要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但和中央的要求相比,和群众的期待相比,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和水平还存在着差距。   

    本网快讯(记者廖爱玲)国家质检总局今天通报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情况,今年上半年,全国质检共查处食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1.5万余起,涉案货值近1亿元。但对达芬奇家居一事没有通报进一步情况。   

    本报讯 (记者廖爱玲)今后遇到重大食品安全应急情况,北京公安机关必要时可启动刑事侦查程序,对涉案人员众多或跨区域食品犯罪,公安甚至可提前介入案件调查;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负属地管理责任。   

    本报讯 (记者温薷)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发布了“十一”黄金周期间卫生监督检查方案。至10月7日前,北京将严查经营河豚鱼、食品添加剂等餐饮服务,旅游景区供水设施将逐一排查。国庆节期间,各区县卫生部门须24小时值班,市卫监所将每日派出巡查组。   

    本报记者历时多日调查发现,北京多家包子铺“偷偷”使用各种香精做馅,其中4家挂“蒸功夫”牌子。北京蒸功夫否认与4家包子铺有关,并称北京约有近200家打着“蒸功夫”牌子的包子店,绝大部分都是自己随便挂牌子。   

    本报讯 昨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表示,已介入对味千拉面在京门店的调查,将对其面料使用添加剂的情况进行取证、检测,结果将向社会公布。   

    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本意,是要让食品从产到销的链条都置于监管之下,而不是让各部门只表面化地看住自己眼前的“一摊事儿”。不管处于链条的哪一段,监管部门始终都需要关注的是食品本身的安全,如果把目光只停留于证照,那岂不是舍本逐末?   

相关推荐
网民建议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市场监管总局回应
第一看点
食品标签不得使用“零添加”,专家剖析新规背后有何深意
消费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首发指导性案例,专家:旨在统一尺度,规范执法
时事
零添加酱油检出“镉”“总砷”?欣和称相关检测值符合标准限量
消费
全国人大代表卢庆国:科学认知食品添加剂,建议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消费
虾仁“0保水剂”是否有必要?专家建议理性看待保水剂
消费
新闻多一度丨西布曲明危害有多大?这样的“瘦身咖啡”千万别碰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中方起诉美方加征关税措施;丹宁高速桥梁垮塌调查报告公布
时事
“保水虾仁”后续:产品下架、召回,网红直播间被波及
消费
市场监管总局嵇小灵:保障消费者能够安全消费、明白消费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