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亚之痒】
8月23日,55岁的明星电视主持人岛田绅助,因与暴力团的“粘连”被媒体曝光,而宣布引退。这个从艺37年、每周在各大商业电视台主持6套综艺节目、日本最具人气的主持人,就此从电视屏幕上消失。
岛田绅助原名长谷川公彦,18岁出道,师从漫才大家岛田洋之介,遂改艺名为岛田绅助。他以漫才师进军电视圈,凭一口令人捧腹的大阪方言做主持人、导演,一路风生水起。导而优则演,岛田出演广告片、电视剧和电影无数,多次斩获大奖,是如假包换的全能型明星。
岛田绅助的引退,岂止令众多演艺界同行和粉丝扼腕,连政治家都痛惜不已。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则说:“政府正不懈地推进在企业活动中排除暴力团,其引退是没办法的事。只是其天才的表现,为国民所喜闻乐见,走到这一步,遗憾之至。”
据岛田本人对新闻界的情况说明和警方人士披露,十数年前,因其在节目中的发言,曾被卷入一场口水官司,岛田便与熟人、原职业拳坛的“王者”渡边二郎谈了事情的原委,由后者出面,请暴力团的相关人士帮助“解决问题”。其后,出于“感恩”,十几年来,岛田与该暴力团人士保持联系,但充其量也就是见过四五次面,通过几封电子邮件而已,“是安全的”———岛田本人对问题显然有认识不足之嫌,甚至在发言中,屡屡美化与暴力团之间的“交情”。
暴力团,俗称“雅酷杂”(Yakuza),是以组织化的暴力为后盾,从事不法行为和犯罪的反社会性团体。其组织名称中常带有“组”、“会”、“一家”等字样,著名者如“山口组”、“住吉会”、“小樱一家”等。作为日本社会的固疾,起源于江户时代的博彩业。战后,则以NPO等独立法人为伪装,以合法的组织形态,以极端右翼政治团体或花街柳巷的饮食业为幌子,从事敲诈勒索、强制卖淫、贩毒走私等犯罪活动,是文明法治社会的毒刺。1992年,日本出台《暴力团取缔法》,强化对雅酷杂的取缔,但效果有限。据警察厅当局披露的数据,日本全国现有合法注册的暴力团组织22个,加上其外围组织,共约8万人,统统被置于政府的严密监控之下。
与暴力团多有“粘连”的业种,主要是大相扑与职业摔跤界,均与“打斗”有关。近年来,曾爆出过站在大相扑“土俵”(即角力坛)边上的“维持员”(相当于裁判)系暴力团员的丑闻,致舆论大哗,被斥为对东洋传统文化的严重玷污。对此,日本相扑协会设立暴力团排除对策委员会等,应对舆论质疑,以挽回“国粹”的面子。
演艺圈也被认为是暴力团的“重灾区”。去年,一位任某暴力团“组长”的老大,在其回忆录中不无炫耀地写道:“歌手、艺人,俺都喜欢。因为俺们雅酷杂与他们之间有着不赖的交情……”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说明,演艺界毕竟有能让老大如此招摇过市的空气。除此之外,人气歌手出席暴力团的祝贺仪式,与老大在温泉高尔夫球场挥杆等场面,更是娱乐周刊杂志乐此不疲的八卦。
其实,演艺圈与雅酷杂的“粘连”由来已久,且交情深厚,其历史可追溯至战前。早在1934年,山口组便创设兴行(日文中意为演出部),染指甚至垄断名浪曲师的演出事业,利润与浪曲师分成。实际上,雅酷杂充当了艺人保护伞与经纪人的双重角色。随着演艺的主舞台从座敷(日文中剧场之意)移师电视屏幕,雅酷杂退到幕后,却并未完全“退场”。
作为影子后援者,雅酷杂在出现纷争时介入“调停”,其身形若隐若现,但始终未曾绝迹。加之日本文化中,原本就有种对艺能者“网开一面”的宽容倾向,尤其是收视率第一的潜规则,更助长了个别大牌明星的骄横。7年前,岛田其人便因对女经纪人暴力相向,被课以30万日元罚金,叫停出镜两个月后才复归。
艺人首先是社会人,并无凌驾于社会公序良俗与法律之上的权利。因此,痛惜归痛惜,但“老九必须走人”。在宣布引退的新闻发布会上,岛田最后一次面向电视镜头,深鞠一躬。告别辞带有明显的奚落意味,仍不脱雅酷杂的“毒舌”范:“谢谢大家为我的切腹做最后的介错。我不后悔,只是充满了感激。”
撒哟娜拉———岛田绅助。
刘柠 东亚问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