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四十年编成民国史
新京报
2011-09-01 01:47

三十六册、2000万字《中华民国史》完卷

 本报讯 (记者朱桂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持编纂的《中华民国史》(全三十六册),2011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华民国史》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即:《中华民国史》(十六册)、《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十二册)、《中华民国史人物传》(八册),共约2000余万字。

  奠定民国研究基础

  这套书是国内首部以“中华民国史”冠名的多卷本著作,也是国内最早的系统梳理民国史的学术工程,它的出版,意味着国内民国史研究领域,首次拥有了完整的中华民国史权威作品,奠定了“中华民国”这一史学研究学科的基础。

  《中华民国史》的论述时段,上起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领导反清革命,下迄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写作时间以及出版时间跨度都较大。

  1971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将民国史研究列入国家出版规划,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此项计划。时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的著名史学家李新先生,受命领衔组建研究团队,开始了民国史研究。

  参加《中华民国史》撰写的学者,不仅来自近代史研究所,也来自于各个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不仅有学养丰富的史学大家,也有见解新锐的后起之秀,他们共同切磋,取长补短,以学术为本,以求实为据,充分占有史料,如实记叙历史,评价公允平实。

  民国研究仍有开拓空间

  1978年,《民国人物传》第一卷由中华书局出版。之后根据作者的写作进度,陆续出版相关部分。据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主任张静介绍,中华书局费时五年整理、修订这一套书,终于在今年第一次将已经出版的以及未出版的整合在一起出版,作为对辛亥百年以及中华书局成立百年的一种纪念。

  民国史研究者陈远认为,在肯定《中华民国史》学术水平与学术权威性的同时,也应注意两点,其一,这套书在史料的使用上,达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最完整的程度,但是因为最近几年又有一些新材料的发现,所以尚不能说是史料上使用最完整的。其二,因写作时间较早,这套书的史学观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现在看来,可能显得有点陈旧。

  因此,《中华民国史》的出版,在学术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中华民国”这一研究领域,仍有待后辈学者来竭力构建不断完善。

相关推荐
研究生5年编成高中班史,以仪式感连接个体记忆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开幕,免费开放
北京
采风心得 | 从“奇观”到“共鸣”:少数民族电影在中国电影120周年中的坐标系
新京号
专访马勇(下):历史在不断被解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偏执
新京号
从门头沟这家咖啡厅出发,穿越到——
新京号
秦蜀之路:商周时期秦岭南北青铜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新京号
共庆四十载,光华再出发——北大光华四十周年院庆主题活动举行
新京号
《酱园弄·悬案》:“悬案”之“悬”,故弄玄虚
文化
12项北京市属公园科研成果集中发布,部分已应用
北京
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写在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之际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