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D05版)
■ 治疗
针对症状选择适合手段
刘晓光说,现在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五花八门,但是如果没有医生的正确指导,盲目进行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还会危害自己的健康,应根据自己的症状和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手段。
米字操
只能减轻颈椎劳损
米字操作为一种最为普及的缓解颈部疲劳的方法可以说比较常见,但是颈椎病患者是不是真的适合做米字操呢?刘晓光表示,如果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员,仅仅是颈椎的劳损,没有构成颈椎病,做一做米字操有利于恢复疲劳、减轻症状、减慢发展成颈椎病的进程。但是如果是脊髓型或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带来危险。如果颈椎不稳定越是做米字操劳损越快,每一个运动都会不停刺激和加速颈椎的损害。
“对于这部分颈椎病患者,也应该进行锻炼,但是必须采用静态的锻炼方式。比如将双手环扣置于脑后,颈部带动头部用力向后给手部施加力量,换句话说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这样的锻炼可以消除局部的炎症,还可以加强颈部的力量。”
牵引
不适合年纪较大患者
牵引是颈椎病保守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最主要的原理是通过纵向的拉伸去除颈部的负荷,让韧带和损坏的肌肉舒展开。目前除了去医院进行牵引外,还有一些家用的吊杆式牵引器和充气围领,方便在家进行治疗。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颈椎病患者都适合进行牵引。刘晓光表示,对于一些年纪比较大,椎间盘已经没有水分、高度已经降低的患者就不适合做牵引。因为牵引就像是拉橡皮筋,而这部分患者的颈椎就像一根木棍一样已经失去弹性,再做牵引也没有效果了。对于一些比较年轻的患者,做一做牵引还是有助于恢复颈椎的曲度。
按摩
对脊髓型颈椎病有风险
对于一些肌肉劳损、肌膜炎的患者可以考虑按摩的方法进行康复,但是对于一些脊髓型的颈椎病患者按摩会有很大的风险,容易造成急性的脊椎损伤,严重的出现瘫痪。
■ 链接
颈椎病治疗技术
微创技术:通过微创技术,在给病人造成很小创伤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方法有一定的优势。
人工椎间盘:以前如果进行手术,往往会把有问题的椎间盘切除掉,再直接钉死。现在如果患者的关节和颈椎整体上比较好,可以把椎间盘切除以后再用人工椎间盘替换,模拟人体的间盘,保证患者在功能上不受影响。
■ 护理
颈椎病人不可“高枕无忧”
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大约要有1/3的时间在床上度过,而对颈椎病患者来说,选择一款合适的枕头就显得更加重要。刘晓光表示,如果枕头的高度、填充物、软硬度不合适,确实会造成颈部的不适。对于已经得了颈椎病的患者,如果选择枕头不恰当,更可能加速颈椎病的发展。
枕头高度不合适往往表现为过高或过低,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并不是“高枕无忧”,相对而言,枕头过高危害更大。如果枕头过高,头部高于躯干平面的话,即使在休息的状态,颈椎的间盘还在承受压力。一般来说适当的高度应该是人躺下以后头部和身体基本维持水平,颈部有一个支撑。比较推荐的填充物是荞麦、蚕沙。现在还有一种塑形的枕头,会根据每个人身体的情况调节出合适的形状。
“另外,还有一些人喜欢在床上看书看电视,不自觉地就会把枕头垫高,这样也是不好的习惯。其实在躺下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可移动的设备来看电视,保持视线平视或略微仰视。”
锻炼项背肌以保护颈椎
很多围绕颈部的锻炼都是以旋转动作为主,那么这种方式对于颈部是不是真的有利呢?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博士汪黎明表示,旋转性活动对于锻炼颈部肌肉没有特别的效果,加强颈部力量一般会选择进行项背肌的锻炼。伏案工作会对这些肌肉的影响比较大,增强这部分肌肉的力量对保护颈椎、预防颈椎病有一定的作用。
汪黎明说,对这部分肌肉的锻炼也不需要太刻意,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适当做一下锻炼,放松一下即可。推荐采用“小燕飞”的方法进行锻炼,即趴在床上抬头挺胸,坚持5秒钟左右。另外,像游泳这样的运动也比较适合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游泳的过程中项背肌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D05-D06版采写/本报记者 贺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