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大义】
@严锋: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出来了: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推拿》、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我认为这届的茅奖是近年来水准最高的一次,获奖的都是真正用心写作的实力派作家。水到渠成,实至名归。
@青青子衿1969: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了,刘震云、张炜、莫言等众望所归。不过像张炜莫言这样的作家早该获奖了,但往届屡遭闷棍和黑脚,因为今年实行评委实名制投票,每人的投票结果向全社会公布才获奖,而且莫言获奖的作品未必是他最好的作品。
@麻绳织围脖:茅盾文学奖鼓励的是纯文学,所以别拿网络文学的知名度和畅销书销量来说事,没意思;大半是地方作协副主席,说明有创作力的作家都被行政委任了,并不是说这里一定没有问题,但用这个理由来怀疑公正性对我来说没有说服力,作品本身最重要;作家同行最好别评论这事,无论是网络作家还是童话作家,动机存疑。
@张颐武:张炜的《你在高原》获茅盾文学奖,长达四百多万字,已经完全超出了当下读者可能阅读的长度。那些哲理的议论其实真看不出什么深意,似乎是文学的一个分支的“纯文学”用来彰显自己的存在的表演,这么长,你们怎么比得了,其实网络文学里长的比比皆是。用这样的方式彰显所谓“精神高度”,其实相当无趣。
@头条新闻: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票数最高的《你在高原》引发争议。作家程永新称,《你在高原》只有十几个评委通读过,却得到58票。对此,评委雷达表示,不一定非得一字一字阅读,评委们都有丰富经验,张炜给人的良好印象也使得他人气很旺。
@孙鉴:【评个奖不容易啊】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们态度严肃、认真。每次会议62名评委均无一缺席。有一位评委父亲病重,亦坚持完评奖全程。20天的集中阅读过程很艰苦,不少评委眼睛都读伤了,患上结膜炎;有的评委始终沉浸在作品里,情绪兴奋,夜里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by新华社
@雷达:今年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规则变化很大,一是实行62人大评委制,初评终评合一,并且实行实名制评选。实名制是把双刃剑,对评委是个监督,实名制也可能导致不公正,但毕竟是对评奖的监督和制衡。得奖的几部作品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前十名,甚至前二十名里都有非常不错的作品。
@潘采夫:不管怎么讲,单从作品质量看,茅奖还是比鲁奖靠谱。《你在高原》450万字不应成为讽刺的理由,20年隐居写一部小说,先不说写成什么样子,这个狠劲我是很敬佩的。好坏总得读了再评价吧。当然如果知晓内幕又当别论。
@曹元勇:总体而言,这届茅奖的规则、程序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
@张宏杰:这几位作家大抵都有资格得这个奖,但是这几部作品显然都远不是他们最好的作品。
摘自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