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日双方公众相互好感度下降”
新京报
2011-08-12 09:20

  第七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发布
  
  本报讯(记者王姝)中日两国同步进行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本年内,中日双方相互好感度明显下降,中国公众对日好感度为28.6%,比去年下降了近10%。昨日,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七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
  
  公众好感度降近10%
  
  报告显示,自2005年起,中国公众对日好感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1.6%升至38.3%。今年,受钓鱼岛撞船事件和福岛核危机影响,中国公众对日好感度降至28.6%,比去年下降了近10%;中国学生、教师对日本印象好的比例为43.1%,而去年为45.2%。
  
  日本方面,20.8%的公众和40.6%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印象较好,分别比去年下降了6.5%和10.8%。较普通公众而言,中国学生教师和日本知识分子对于对方国家的好感度更高。
  
  领土问题成最大障碍
  
  参与调查的相关负责人认为,两国公众对于对方国家的好感度呈现一定程度波动,领土问题仍是中日关系发展最大障碍。
  
  数据显示,中方58.4%的公众和42.8%的学生教师把阻碍两国关系发展归咎于领土问题,其次是中日民间缺少相互信任和有关海洋资源的纠纷。
  
  日方调查结果显示,有63.2%的公众和51.2%的知识分子首选领土问题。
  
  中日关系重要仍是共识
  
  尽管好感度下降,但中日关系重要仍是双方共识。
  
  中方调查结果表明,83.1%的普通公众和88.6%的学生教师认为中日关系非常或较重要。而日本方面,77.6%的公众和98.0%的知识分子认为中日关系重要或较重要。本次调查,日方1000名公众和500名知识分子参与问卷调查,中方共有1540人受访。


相关报道

    中日两国同步进行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本年内,中日双方相互好感度明显下降,中国公众对日好感度为28.6%,比去年下降了近10%。昨日,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七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   

    第六届东亚峰会19日下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由此,为期3天的东亚系列峰会落下帷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峰会上就南海问题阐明中方立场,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        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20日表示,日本正和中国政府协商,可能购买最多100亿美元的中国国债。去年9月,时任财务大臣的野田佳彦就曾表示,中国正购入日本国债,因此日本也应投资中国国债。        日本自卫队16日在位于茨城县小美玉市的百里基地举行阅兵式,首相野田佳彦出席并检阅部队。首相野田佳彦在阅兵式上引用中国名言“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并呼吁自卫队做好准备,警惕来自中国和朝鲜的威胁。   

相关推荐
104%!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特朗普高关税?| 新京报专栏
观点
23个热点问题,一篇速览外交主题记者会
时事
北京适龄男性HPV疫苗官方预约平台已开通
消费
《关系5.0》:技术正在重塑亲密关系,这一切如何发生?
文化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中央一号文件最新问答来了;俄乌冲突三周年,和平还有多远
时事
《常见疼痛管理联合提示》发布:疼痛不要忍,积极管理是关键
消费
邢海明离任回国
政事儿
苏纳克的“豪赌”能翻盘吗?
国际
【公益视点】高静华:中国特色企业慈善的驱动因素、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