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指出,以上三项措施涉及面广,任务复杂繁重,要科学部署,周密细致制定方案、分解任务,加强协调配合。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负总责,组建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准高的专门班子,负责具体组织落实。
二要及时整改。要在查清和消除隐患、全面加强薄弱环节基础上,重点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体系,规范新建高速铁路开通条件,严格设备工程质量和技术要求,理顺铁路运输组织体系和作业程序,打牢铁路安全生产的基础。整改工作要注意借鉴和汲取国际经验。
三要统筹做好部分高速铁路降低运营速度后的运力调度等工作,适当增加其他客运车次,做到既确保铁路安全,又不影响人民群众出行方便。
四要坚持公开透明、准确真实的原则,认真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使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后续整改最大程度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五要科学编制“十二五”铁路发展规划。合理确定铁路等级、速度目标值等核心指标,完善安全标准,更加注重新技术、新装备开发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大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投入。完善和落实运营风险和安全评估机制,全面开展后评估工作。
【高铁发展】
中国坚定不移继续发展高铁
会议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发展高速铁路,但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切实把每一项工程都建成优质工程。
■ 背景
六次提速两次降速
第一次提速
1997年4月1日
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为中心,开行了最高时速达140公里列车。
第二次提速
1998年10月1日
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的提速区段最高达140至160公里,广深线最高达200公里。
第三次提速
2000年10月21日
提速重点是陇海线、兰新线、京九线和浙赣线,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四纵两横”提速网络。
第四次提速
2001年10月21日
提速线路为京广南段、京九线、武昌—成都、重庆段、浙赣线、哈大线。
第五次提速
2004年4月18日
几大干线的部分地段线路时速达200公里。凡超过10小时以上的路程基本采取了“夕发朝至”发车方式。
第六次提速
2007年4月18日
部分有条件区段列车运行速度可达250公里。此次提速亮点是最豪华、最快速的“D”字头(动车组)火车亮相。
第一次降速
2011年7月1日
京沪高铁正式开通,原来设计的350公里时速被改为300公里和250公里时速混跑,同样降速的还有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和沪杭高铁等高速铁路仍保持350公里时速。
第二次降速
2011年8月10日
铁道部决定降速: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300公里开行;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200公里开行;既有线提速到时速200公里的线路按时速160公里开行。
综合新华社此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