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操”历经14年再次修改,本套体操针对上班族身体状况删去对颈椎、腰部、头部不利动作
本报讯 (记者仲玉维)今年是广播体操颁布60周年。昨日,作为第三个全国“全民健身日”的重头戏,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对外发布第九套广播体操,自1951年原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颁布至今,我国已先后推出了九套广播体操。
历经14年,有“国操”之称的广播体操再次修改,这次修改是针对现代人亚健康问题,更利于上班一族锻炼颈椎、腰部。
分为8节总时长4分钟
在活动现场,广播体操宣传片中第一套至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展示,让人们一下子回到过去的那个年代,心头涌起对青春的记忆。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们对第九套广播体操进行了现场展示。
据介绍,第九套广播体操继承了前八套广播体操的结构,一共分为8节,原地踏步后,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总时长在4分钟左右。
对心肺功能有明显改善
据悉,第九套广播体操动作设计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较弱肌群的力量,很多动作都有健身功效,对心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设计的运动量和消耗能量都是中等,对血脂、免疫球蛋白、血糖、胰岛素都有良性的变化。
适合各年龄段群众健身
该套广播操动作简单易学、正反重复有规律易掌握、设计安全合理有针对性,会操、比赛易于组织管理,适合各年龄阶段群众健身。
从5月份开始,创编组在全国范围内选定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六个城市,对已完成的第九套广播体操进行了生理生化实验测试、社会学、心理学问卷测试以及试点工作,对锻炼效果分析做完善。
■ 亮点
1 首次改为女生喊口令
此次,第九套广播体操作曲者为著名作曲家单炳波。同时,也是第二套和第三套中小学生体操的作曲者。
单炳波说,新“国操” 前八套的喊操口令员均是男性,首次改为女生喊口令。“先后找了6个人录音,包括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也来试,但很多人对这个操理解不够,声音很好,但录完后总觉得不合适。”单炳波说。
后来,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平担任“喊操员”,张平曾参与编写“国操”、喊节拍非常准确、到位,女生口令,使整体感觉轻盈化、节奏更清晰、练习气氛轻松愉悦。
2 音乐加入击掌和喊声
单炳波说,新“国操”8节转了11个调,反复变化比较大,需要看着“动作”作曲。第九套广播体操的曲子,音乐创意主要以交响乐为主,在传统的民乐中加入了节奏变化和电声乐器,更为时尚感、充满时代感。
“音乐中加入击掌和喊声,一共穿插了16个‘呼’、‘哈’,现在人流行喊山,喊出来后排除了现代人的心理压力。”单炳波比喻说,就像举重运动员在举重前要喊,一是释放压力,二是调整自己,不仅肢体上减压,身心也得到了减压。
■ 区别
删减一些不安全动作
昨日,担任第九套广播体操创编组副组长的张平说,与前八套相比,第九套广播体操有很强的时代特点。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亚健康严重,做以前的体操会不安全。张平说,比如身体后屈动作过度,腰不好的人容易受伤;现在的年轻人经常坐着不动,面对电脑有颈椎问题,若抬头动作节奏过快就有危险;前八套动作转动过快,也会导致不安全。
肩背力量较弱是个普遍现象,有四节操里(1、2、3、6)设计了背肌主动收缩的动作,以加强背部肌肉的力量,可缓解背部酸痛。
不同于中小学生广播体操
目前,全国中小学使用的广播体操与“国操”不同。
“在没有‘全国中小学系列广播体操’前,全国中小学校做的是‘国操’。1998年之后,中小学生有了第一套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全国第三套中小学广播体操专家评审组专家冯长林说。
冯长林介绍,“国操”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编制,后来不少学校认为“国操”不适合中小学生,教育部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编制广播体操。
目前,学校采用的是全国第三套中小学广播体操,为2008年创编,中、小学各有两套。
■ 讲述
李宁曾做广播体操模特
今年59岁的刘沂是人民体育出版社责编,负责第六、七、八、九套广播体操图解编排,从1981年到2011年,编撰历次广播体操图解。这次新“国操”印刷前,刘沂又到廊坊印刷厂反复校对。
刘沂清晰地记得,在第七套广播体操推广前,请体操运动员李宁当模特的细节。“那会儿,李宁虽然生意很火,但他很支持这个推广工作,手里还拿了个还很少见的‘大哥大’,一边练习做广播体操,还不停地打电话谈生意。”刘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