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道部称,开行首月发送旅客525.9万人,日均开车179列,日均运送17万人
铁道部消息:截至7月31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一个月以来,共开行动车组列车5542列,日均179列;运送旅客525.9万人,日均17万人,平均上座率107%。京沪高铁和既有京沪线日均合计发送旅客25.4万人,较京沪高铁开通前同比增加9.4万人,增长58.8%。
但一个月来,这条高铁线路也暴露出存在晚点赔偿、应急服务、退票费贵、配套设施不到位、工程质量等问题。如何改进高铁的服务,本报采访了北京铁路局及相关专家,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
1 【应急服务】
列车晚点提供何种服务?
北京铁路局称,晚点超过15分钟,列车长应向旅客致歉
【事件】
7月12日,在晚点的G14次列车上,乘客李先生要求免费为旅客提供盒饭作为补偿,被拒绝。
7月13日,G114次列车运行至常州北站突发故障,晚点2小时30分。据旅客介绍,等待期间乘务员连连道歉,还免费发放矿泉水和小吃。
【回应】
北京铁路局已制定了《高速铁路客运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办法》,明确了动车组列车晚点的应急处置程序。要求:列车晚点超过15分钟,列车长应代表铁路向旅客致歉,并如实向旅客通报晚点时间、原因。
【点评】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欧国立:这是铁路部门经验不足的表现。从管理层到操作层,对事故的预计不充分,应急预案和培训较弱。这些问题对铁路部门未必是坏事。如果认真对待,以后类似事件会越来越少。
【他山之石】
新干线一般极少晚点
日本新干线除非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或不可预测的损害,一般极少晚点。比如,1964年建成的最早的东海道新干线,时间准时是世界上罕见的,他们每天都在统计列车正点率。如果出现晚点,站台、车上都会有电子显示屏反复播放晚点信息。手机等客户端也会收到晚点的信息。
2 【晚点赔偿】
列车晚点如何提供赔偿?
专家建议,如因非自然灾害晚点,应给乘客补偿
【事件】
本报7月11日报道,因京沪高铁列车晚点错过重要宴请,乘客杨先生欲向铁路部门索赔。对此,北京铁路局相关人士表示,“原则上,没有明确规定。”高铁列车的乘务人员会向被滞留的旅客道歉,并对滞留和晚点一事给予解释,但铁路方面没有明文规定晚点赔偿的条款。”
【点评】
欧国立: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旅客的权益应该得到保护。但中国高铁目前刚起步,应该给高铁一些时间。但未来如果运行相对平稳之后,如果因为非自然灾害晚点,就需给乘客补偿。列车晚点给乘客补偿是一个趋势,但现在还不太成熟,未来应该往这方面发展。
【他山之石】
技术故障全额赔票款
德国联邦铁路局中国办事处负责人魏丹介绍,自2009年12月起,在所有欧盟境内的列车,晚点超过60分钟以上,乘客可获票价25%的赔偿;120分钟以上,赔偿票价的50%。赔偿给予现金。
日本新干线如果因技术故障停车,通常会全额赔偿乘客票款,或通过其他手段把乘客送到目的地。如因地震或其他原因晚点,或晚点超过两小时以上,可在车站领晚点证明,车票全额退还,并会根据乘车里程领取补偿款。
专题报道:
针对公众对京沪高铁的诸多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局表示,据北京局掌握的情况,京沪高铁目前(6月30日-7月20日)的始发正点率是95.1%,到站正点率是88.5%。 本报讯 (记者刘春瑞 实习生秦悦) 昨日,铁道部财务司公布的《铁道部2011年上半年主要财务及经营数据报告》显示,铁道部所属运输企业2011年上半年盈利42.9亿元,总负债首破2万亿,负债率为58.53%。相关报道:
据报道,甬温线昨天下午发生大面积延误,温州南站不少动车最长延误了一个半小时。现场乘客表示,站台一直未告知原因,只说不知道,也没告知什么时候能开。有消息透露,临时性设备维护造成延误,今后几天还会再进行维护。此次事故与此前甬温线信号设备故障是否有关,尚不得而知。 昨日,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公布了京沪高铁3起故障的原因并致歉,“今天来到这里,就是代表铁路系统向大家真诚道歉、说明情况。”王勇平表示,将开展京沪高铁安全大检查,采取四措施保京沪高铁安全。 本报讯 (记者甘浩 刘春瑞)记者从上海铁路局获悉,昨日17时30分,京沪高铁安徽定远附近突发供电设备故障,造成20余趟列车晚点。20时35分,线路故障排除,列车恢复运行。 高铁安全如何保障?速度和效益如何平衡?……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两位院士,高铁制造企业负责人,铁道部“高铁办”原副主任,国内多位高铁技术和运输经济专家等10名人士,冀图回答公众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相关评论:
京沪高铁3天内已两次发生接触网故障引发的事故,虽未造成乘客的生命财产损失,但还是让人心有余悸,说明京沪高铁安全性上需要补的课还很多。 这次山东境内的雷雨大风,揭示出了高铁安全系统脆弱的一面。铁路部门不能只向民众传递片面的安全信息,还要讲高铁应对事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