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信息公开,一如鱼缸养鱼
新京报
2011-07-30 03:42

 【法眼阅世】

  外援、教育投入、现在又讲了韩国总统府的水费,貌似不搭界的话题流来转去,其实他们之间有一个基本逻辑,那就是政府花钱应当让老百姓知道,而且要接受老百姓的监督。

  刘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导

  听“静雅思听”的一段故事,是关于早些时候我国对外援助的。

  其实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还很穷,但是因为奉行国际主义义务,外援的负担背负得很重。故事是一种回顾,有事实有数据。事实重点讲述了对北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的支援。有的地方听得也蛮伤心的,如阿尔巴尼亚跟我们要意大利造的武器,我们自己尚且使不起,却硬着头皮买给他们,霍查同志的话也不那么好听,话茬子挺硬,好像我们欠他们的,至于我们困难不困难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数据也挺令人震惊的,在六十年代我们外援的负担大概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百分之五点多,在上世纪70年代初那几年,外援达到GDP的百分之六点几甚至百分之七点几。

  事情过去几十年了,可听得人还是很沉重。想想看,我们十几年来,年年各种大规划或者大报告都讲我们的教育投入要达到GDP的4%。4%不是高标准,联合国对教育投入规定的最低标准是6%!可是我们十几年了,还是没有达到。为什么外援说百分之五点几少,其后就能够达到百分之六点几,百分之七点几?

  为什么我们财政收入年年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却不能达标?到底什么原因使这个本来不应当困难的事,却怎么也完不成?

  记得2009年夏天去韩国,访问了一个韩国很有名气的民间组织。他们介绍,年初总统号召国民节约用水,这个民间组织就申请青瓦台(总统府)公开其一年的水费开支,青瓦台公开的水费是韩元2亿,结果舆论大哗,认为青瓦台太浪费水了,总统府只好出来道歉,表示以后一定注意节约用水……

  外援、教育投入、现在又讲了韩国总统府的水费,貌似不搭界的话题流来转去,其实他们之间有一个基本逻辑,那就是政府花钱应当让老百姓知道,而且要接受老百姓的监督。本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在我们这样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些权利的落实需要制度保障,近几年这方面的制度建设,使得这些权利渐渐有了实际意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已经生效实施三年多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它要求政府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所制作或获取的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某种程度上,信息公开就是希望政府像鱼缸里的鱼,怎么游都能让咱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斯若如此,水也必清,民心岂不顺哉?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相关推荐
生于1989年,刘尊浩当选县长!他为扎根基层,放弃去省直机关
政事儿
扫清神话,她依然是这世间的传奇 | 纪念林徽因逝世70周年
文化
一个真正的“士”,不言告别丨纪念裘锡圭先生逝世
文化
​实探|一夜爆火的Manus,背后团队是什么来头
科技
芜湖早餐会办理反馈来了!(第一百二十六场)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王毅同绍伊古进行战略沟通;李乐成任工信部党组书记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再见了,碰碰车海盗船,陶然亭北门游乐场将关停改造
时事
散文丨核能,书写时代史诗
新京号
逆流而上的女科学家 创造“麻省理工奇迹”
文化
新闻8点见丨春节年货就这么办;《漂白》被指抄袭,创作借鉴边界在哪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