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一个人的坚持
新京报
2011-07-29 01:49

 ■ 手记

  “因为今天就是……因为就是……小姑娘嘛,那个,身体情况不是很好,拼了前面的100米会影响后面的接力。因为个人项目跟集体项目(相比),我还是看重集体项目,为国争光,是每个人都该做的。”

  ———唐奕因身体原因放弃100米自由泳半决赛,参加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中国队摘铜

  吴鹏系着皮带,外籍教练迈克尔·伯顿以及工作人员先后牵引着他在泳池里“扑腾”。

  昨日上午,万体馆,游泳队早已结束训练。除女子水球的姑娘们为决赛备战外,偌大的游泳池只剩下吴鹏一个苦练。之前的夜晚,他刚刚摘得男子200米蝶泳的铜牌。

  吴鹏年少成名,却命运多舛,少年丧父让他比同龄人更早熟。北京奥运会之前,他是中国男子游泳的“一哥”。后来,他的地位被张琳取代。如今,中国游泳即将进入他的师弟孙杨时代。北京奥运会,他未能登上领奖台,其后又经历了胳膊骨折等,职业生涯坠入低谷。他不再是媒体的宠儿,颇有英雄迟暮之感。在这种背景下,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只身赴美。

  中国泳将留洋并不稀罕,不过多是团队作战。吴鹏选择了最艰辛的一条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算得上是游泳队第一个“单飞”者。天道酬勤,几经蛰伏之后,他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春。

  在美国的经历,让吴鹏有了更开阔的胸怀。他呼吁世锦赛向“7·23”动车遇难同胞默哀。中国水军夺金者众多,为遇难同胞说句话的只有他一人。

  国人早过了迷恋金牌和成绩的年代,一个运动员的价值观会赢得更多掌声。

  本版采写/本报特派记者 张宾

相关推荐
“要恢复人的尊严” ——余英时,一个知识人的一生
新京号
从“钢铁侠”到“美国党”创始人的跨界豪赌:马斯克能坚持多久?
国际
关税“过山车”一个月后,义乌商人的重启之路
时事
离衰老最近的人:一个网约护士走进5000位老人的家
时事
学习语丨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
新京号
《破坏试验》:我们何以谈论“纽约”?
文化
穆旦: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文化
电影中的抗战——百团大战破囚笼
北京
幻想尽头的穆旦:他已进入未来那迷人的黑暗
文化
13元退款全网刷屏,不只是温暖了求职毕业生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