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高铁通信步地铁后尘?
新京报
2011-07-07 02:44

 “通话质量不是很好,而且很难收邮件。”马先生这次去上海选择了高铁,他希望可在旅途中处理一些公务,但结果却令他失望。

  秦女士与马先生有着类似的经历,“朋友想看看高铁的样子,我就自拍了几张照片想发到微博上,但一直发不出去,在徐州进站的时候,才发了出去。”

  近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提升了坐火车旅行时的速度,旅行时的服务便利性也比飞机有提高。坐飞机要关手机,关电脑,而坐高铁我们不仅可以进行通话,还可以上网。联通和电信在全国所有的高铁线路上都实现了3G信号的覆盖。同时,铁路方面在京沪高铁列车上开通了WiFi信号,以方便旅客上网。这些优点也被认为是高铁吸引商务客户的卖点。

  然而,很多旅客在乘坐京沪高铁后表示,京沪高铁的通信体验不佳。大多数用户都反映:通话基本可行,但质量下降较多;联通和电信的3G上网时有时无,移动的3G不见踪迹;WiFi信号是有,但没有开通上网……

  高铁时代的来临,对电信运营商的通信服务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无线通信网络的角度来看,高铁信号覆盖面临几大难题:用户高速移动带来的信号切换频繁及多普勒效应,全封闭车厢带来的信号穿透耗损大等问题。

  一般来说,乘坐时速达300公里高铁的旅客,穿过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的时间约为2分钟。对此,运营商拿出的方案是“软切换”,即“先连后断”,也就是在节点切换时,先连接下一个基站,再断掉原来的基站,这使手机信号的切换更加顺畅。

  而对于高速移动带来的多普勒效应,则需电信和铁路运营商通力合作,调整信号基站的建设。

  由此,对于“信号不佳难解”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有媒体报道,电信运营商相关人士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铁运营方与电信运营商协同解决。目前的现象是,电信运营商比较积极主动,但剃头挑子一头热。

  对于这一幕,北京居民应该很“眼熟”。

  同样的情况也曾出现在北京地铁信号覆盖过程中。由于通信运营商和地铁公司在进场费、管理费等价格上谈不拢,导致用户多年无法在地铁里进行稳定通话,更别提上网。一听到“您所拨叫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方在地铁里。

  京沪高铁被誉为高铁黄金线,这条线上的旅客以商务客户为主,有着繁忙的话务量。铁路部门和通信运营商若能摈弃一时的小利,通力解决高铁通信问题,能吸引更多客户把高铁作为首选出行方式,这不仅提升了高铁的上座率,也有利于运营商ARUP值的提升。

  本报记者 赵谨

相关推荐
4月1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举办期间,68条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第一看点
京港地铁“隐形守护者”,护航乘客五一假期平安出行
新京号
本周日,北京通州区68条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北京
北京地铁忙碌程度发布,大兴线排第几?
新京号
从地铁上的“骚扰”和“辱骂”说起:车厢如何影响城市人际关系?
文化
一周地铁 | 北京迎雨雪降温天气,地铁保障乘客安全出行
新京号
南京地铁通报10号线地下水渗出处置情况:安全风险已消除
第一看点
39分钟密云到朝阳,通勤高铁让他们的上班路更从容
北京
携手共进11年,三地协同办共论京津冀发展
北京
故乡里的中国 | 开在山顶的咖啡馆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