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记忆
□刘长温(读者 北京)
60多年前的老北京,进入夏季后,也像如今南方一带那样常降暴雨,天空经常瞬时乌云飞渡雷轰电闪雨暴风狂。“西北天边风雨起,霎时间乌云滚滚风漫漫……哗啦啦大雨赛涌泉。”著名单弦艺人曹宝碌演唱的《风雨同舟》正唱出旧京气候突变之情景。“六月十三分龙兵”这句农谚也说的正是这种情景。然而有时这狂风暴雨城欲坠之景又会顷刻即过,一时间暑气顿消,看那西边天空云缝里露出来阳光,东边天上挂着一轮七色彩虹。老北京每逢盛夏还经常出现淫雨连绵,历时数日乃至十几天阴云不散,降雨复止,止而复降的天气,百姓称之为“连阴天儿”。正像农谚所说:“阴一阴,下一寸;亮一亮,下一丈。”四九城的天乌云压境,雨哗哗地不断从天降,形成一片天连水,水连天的雨景儿。
在旧京的连阴天时节,一些中上层富贵人家、文人雅士以及一些赋闲在家的中老年人,因不能外出作事、游逛反觉无聊,于是在宅门或四合院里进行“竹城”之战,整天八圈十圈地“围城”苦战麻将牌。小儿女们连阴天里亦是最快乐之时,孩子们常爱蹲在屋门边,看那雨滴从房檐哗哗地流下,还常把脸盆或找个小铁桶去接雨水,听那雨水一滴滴下落的滴答声响。手巧的女孩儿会用纸叠个小船儿放在雨水中,让其漂呀漂地游着。当雨小些时又会举个油布雨伞,或不知从哪儿摘来的莲叶、大麻子叶顶在头顶上,几个孩童在胡同中脚趟着雨水疯跑着追逐玩乐,嘴里还不时地唱着:“下雨喽冒泡儿,王八戴着草帽儿。”碰巧要有个戴草帽儿的人路过,彼此都会相视一笑。雨下得没完没了,有时大人孩子也会心烦,毕竟不能外出干事儿和疯跑游玩呀!手巧的母亲或姐姐会用硬纸剪出一个手举着笤帚的女人,称为“扫晴娘”,把它贴在门窗的玻璃上,或拴上根线绳挂在房檐下,任风儿吹摇着,看它飘摆着扫着天,扫呀扫,好像真的能扫开浓浓的黑云而放晴一般……
“水牛水牛,先出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烧羊肉哟!你不吃喂狗了,狗吃了你没了哟!”这是旧京众多孩童都会唱的童谣。雨停后,孩子们会去墙犄角或青苔附近,从砖缝里找出几只小蜗牛,边唱边在墙上磨。蜗牛,北京孩子称为“水牛儿”,因它是在雨水中出现的小动物。磨着唱着,当水牛儿探出头来时,孩子们会高兴地跳起来。这时,庭院里古槐树上的蝉也“知了知了”地鸣叫了起来,蜻蜓亦飞来了,孩子们又忙着捕捉蜻蜓。胡同里则传来了不断的吆喝声:“牛筋儿———豌豆,多给哟!”“大芸豆———五香的芸豆!”“卤煮花生哟!”出卖这些小食品的多是极贫苦的小贩,他们趸来生豆子,煮熟后挎着竹篮身披块油布顶着小雨串胡同售卖。那牛筋儿豌豆是用白豌豆与花椒大料和盐同煮后晾干,使豌豆表皮起皱,吃起来特筋道。幼时的我最爱吃此豆啦,将豆儿一个个放入嘴里嚼,越嚼越香。那芸豆是将大红芸豆加五香料焖烂而成,记忆中我常跟家母要几分钱去买来吃,卖芸豆的用块洁布放进些芸豆和少量的糖或盐包上揉挤后再一拍,弄出个大大的芸豆饼儿。这种芸豆饼香烂甜咸,别具风味。连阴天在胡同里卖零嘴的众多,都已成为难以抹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