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食品专家:国家应统一“地沟油”检测
新京报
2011-06-30 02:48

  ■ “地沟油变色拉油 流入京津冀超市”追踪

  本报讯(记者廖爱玲)针对“地沟油”能通过质检的现象,昨天,食品安全专家刘清珺表示,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性方法,国家质检部门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性检测方法,方便鉴别筛查“地沟油”。

  据新华社报道,京津冀一些炼油厂将泔水炼成地沟油过滤后成为清澈的色拉油,以散油的方式流向食品加工企业、工地、批发市场甚至超市,这样的地沟油还能通过检测,其酸价指标符合食用油的一般要求。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刘清珺同时也是北京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昨天他介绍,“地沟油”经过滤提纯后的酸价等有可能通过检测,就像过去的三聚氰胺一样,此前国家只检蛋白质含量,而不检是否添加有非法物质。所有检测标准都是对照正常食品制定的,按照标准化的指标去检测,不能区分出“地沟油”。

  刘清珺指出,“地沟油”因为使用过,一般里面都含有食盐,会产生钠离子,同时会有铝、铁等金属离子。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目前就研究出检测“地沟油”的探索方法,武汉工业学院有研究者认为通过检测样品的电导率,也可进行地沟油的判断(多次实验表明,地沟油电导率是一级食用油的5~7倍),还有的机构有对食用油中“地沟油”比例进行分析的仪器。

  刘清珺因此呼吁,国家质检部门应该形成一个对“地沟油”的统一规范性检测方法,向各个检测机构推广,方便鉴别筛查“地沟油”。

  ■ 相关新闻

  “地沟油”可“变废为宝”

  本报讯 (记者范旭光)昨日,金龙鱼和鲁花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生产食用油的过程极为严格,不太可能被仿冒。

  金龙鱼方面表示,他们正在讨论地沟油如何处理,可以变废为宝,防止流入餐饮市场。“地沟油是非常好的化工原料,我们已经可以用地沟油加工成肥皂、橡胶、洗涤剂等几十种化工产品,技术很成熟。目前的主要困境是原料收集很难,地沟油流向了餐饮市场,加工长反而没有原料。”

  几家大型正规食用油生产企业表示,普通老百姓通过肉眼判断或嗅觉,都很难辨别食用油真伪。在技术上,食用油的真假辨别也一直是个难题。

  ■ 链接

  北京餐厨垃圾将资源化处理

  本报讯 (记者廖爱玲)地沟油一直是北京专项整治的重点。记者昨天查询北京市食品办今年年初的工作部署,实施餐厨垃圾排放登记试点被作为控制非法提炼“地沟油”的一种监管方法,并计划到2012年北京要基本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 

  市食品办、市工商局在今年1月份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蔬菜、猪肉、豆制品这6类食品抽检14687个,合格率为98.22%。

  记者了解到,对于“地沟油”的治理,目前主要是区、县长负责制,各区县都制定了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方案。

相关推荐
4月谣言榜丨只吃水煮菜能减肥?掉色西红柿是人工染色?假的
消费
【京彩食安】别让蛋糕变“糟糕”!这份食品安全提示请收好
新京号
透视轻食代餐产业趋势:市场超千亿,缺乏统一标准是“痛点”
消费
“零添加”酱油检出“镉”等化学物质引争议,九问“零添加”
消费
食品标签中反式脂肪酸标注混乱,专家建议加强管理
消费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首发指导性案例,专家:旨在统一尺度,规范执法
时事
今日辟谣(2025年4月18日)
新京号
今日辟谣(2025年4月18日)
时事
聚焦二维码应用,丰台区举办培训会为企业现场支招
北京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 无人驾驶航空器、电子烟等新业态被纳入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