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D10版)
■ 热点问答
中国公益创业环境还不成熟
记者:为什么选择在线慈善商店的模式,而不是模仿英国的慈善商店?
周贤:在中国,选择人流量密集地区建立一个实体商店所需营运成本高昂。电子商务一方面可以规避实体店的部分风险,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销售产品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向。中国拥有庞大的网购用户,大部分年龄位于20到40岁之间的城市人群已经非常习惯于使用网络购物了。所以我们选择提供一个物资消费+精神消费的网络服务平台,在大众正常消费中融入公益元素。
Q:有数据显示,中国非营利机构的人员流失率很高。作为公益创业型企业,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
周贤:除了保证团队成员对公益创业有共同的理念之外,社会企业也应该给人才提供相对平等的待遇。
此外,善淘网还设定了联合创始人理念。在善淘,只要在机构每个创新阶段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联合创始人,并享有共同收益。无论身份是全职兼职还是志愿者;无论他们的贡献是关键战略创意还是卓越流程再建;同时,联合创始人的提名与决定由全员参与投票。
Q:在公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周贤:目前,中国的公益创业的环境还不成熟。由于民办非企业的特殊性质,在寻找挂靠单位、资金、人员等方面均会面临困难,相关部门对公益创业的支持和政策扶持也比较少。
Q:今年两会期间也有代表建议大学生进入公益创业领域,你对此怎么看?
周贤:大学生有较高的热情投身社会公益。但公益创业领域需要基础经验的累积。坚持和实践需要更多的管理经验和整合能力,甚至跟个人的社会经验和职业能力有着绝对的联系。比如选择合作伙伴的能力,所有的行业都是良莠不齐,要在其中找到价值观相同,做事方式类似,能够长期合作的伙伴很不容易;这种辨别、谈判、合作保持能力往往取决于个人的社会经验和管理能力。
若是大学毕业生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形下,贸然进入公益创业领域,仅凭热情显然不能实现生存和发展。
■ 专家建议
若淘宝进入公益拍卖,善淘能存活吗?
中国的公益创业的环境还在启蒙阶段,作为首家公益电子商务企业,善淘是值得赞许的。但从企业经营角度考虑,善淘网需要解决潜在的议题如下:
1)捐赠来源:若单是依靠特定企业或企业员工,善淘的规模将很难扩大。若是依循现有的B2B(企业对企业)模式,则善淘需要成立专业部门以开发愿意捐赠的公司(供应商),才有机会扩大业务量。
2)潜在竞争:在电子商务产业的人常问的一句话是“若是腾讯QQ今天进入我的领域,我还能存活吗?”。类似的问题对于善淘网而言则是“若是淘宝今天进入公益拍卖,善淘能存活吗?”。淘宝现有的公益创业是仅仅针对扶持弱势卖家,尚未进入公益拍卖领域。但设想假如淘宝邀请若干商家捐赠少数热销产品以换取靠前排名或取得特定商家标章(例如:爱心商家徽章),但该捐赠产品的全部销售收入都捐赠于公益用途,是否会对善淘构成极大威胁?因为这么一来善淘网的用户可以在淘宝买到一手产品。
3)二手商品的顾客感受: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还并未接受使用二手产品的概念。许多人都有公益热心,但并不是所有愿意从事公益的人都愿意接受二手商品。因此在客户源的拓展上,这构成了一定的限制。
4)交易成本的顾客感受:大多数的中国公益捐赠者,都对捐赠的过程、去向是否透明高度敏感。善淘网很仔细地考虑到了这点,并且会公开财报。但若是考虑善淘网收取的20%交易成本,这个20%很难完全透明,因为其涉及了人事、销售、网站运营等等不同开支的成本。如何向消费者证明,善淘网只收取了最基本的运营成本而没有获利,将会是能否说服消费者购买的关键。
建议专家:陈致宇 霍特商学院助理院长
■ 其他公益项目链接
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
是英国文化协会发起并于2009年至2012年开展的一个大型全球项目,该项目将向那些希望解决社会问题、改变社区的学员提供关于社会企业的培训。通过培训,学员将能够自主创业,或者将商业实践运用于自身的组织,从而在所处的社区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更多的财富和更好的社会服务。
学员还将与英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社会企业家们建立联系。2011-2012年度该项目计划在天津、南京、长沙、昆明、西安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250名学员。
希望工程激励行动
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主办。
2011年度项目将资助不少于100个公益社团或项目团队,支持不少于1000名大学生在以下领域开展社会公益服务项目:青少年教育和健康、环保、社区服务、社会福利、弱势群体关怀、社会政策建议、扶贫等(不面向政治、宗教的项目)。在校大学生可创意设计实施周期为1-3年的公益项目,每年每个项目将获得最高人民币1万元的资金资助。
D10-D11版采写/本报记者 缪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