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温薷)7月起,北京预约挂号将统一到114平台,首批将纳入约30家医院,其中包括21家市属医院。届时,患者只须拨打114,即可实现各家医院的预约挂号。
21家市属医院入平台
昨天,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表示,114将承担统一预约挂号平台服务,纳入统一平台的医院具体名单也将出台。预计首批会纳入约30家医院,其中包括21家市属三级医院。
7月起,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将试行开通。除114电话外,将建设网络预约统一平台,该网站将设立各医院专区,患者可登录网站预约。
各大医院拟不再保留原先的预约挂号电话和网站。
患者只需支付电话费
据悉,统一平台开通后,各医院预约挂号周期将达到3个月。患者可预约3个月之内任意一天的号源。
不过,对于部分大医院“热点”科室,可能出现号源紧俏,需挂3个月之外的号。这种情况下,114预约挂号专席人员会提示患者医院放号的时间,患者可按时再约。
市卫生局介绍,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将由114自主运营,并接受政府监管。预约挂号将实行零收费服务,患者只需支付市话费用,无须另行缴纳服务费。
此外,患者有望在电话预约同时缴纳挂号费,就医前将无须取号。
另外,近期预约挂号专席将新增900名话务人员,北京市卫生局将指导话务人员进行预约挂号专业知识培训。
对于预约挂号的咨询、建议、投诉等,将转入公共卫生热线12320反馈到市卫生局。
■ 揭秘
114“易记忆”遴选胜出
市卫生局表示,为了确保遴选工作规范,市卫生局委托了政府部门认可且具备专业代理甲级资质的公司承担遴选工作。
据透露,市卫生局共向114、12580和全国门诊预约挂号网发出了遴选邀请。
经随机抽取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评议和打分,114获得承担北京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服务的资格。
“114便于患者记忆和使用。”毛羽表示。
由于114号码位数最短、使用频率较高、便于记忆,对于一些中老年人群,不会因为记不住号码而犯难。
■ 难点
海量呼入需大量坐席
“预约挂号百姓的需求很高,需要114能够应对瞬间的海量呼入,对系统要求较高,需要我们配备大量的坐席和话务人员。”昨天,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郭建立坦言。
他表示,目前114预约挂号核心平台可支撑的坐席能力为2740席。“完全可以满足首批接入统一挂号平台的医院预约挂号服务对系统能力的要求。”此外,114平台扩展性也较强,随着未来纳入统一预约挂号平台的医院数量不断增多,坐席支撑能力也会不断提高,预计最大支撑能力可达到6.5万席。
坐席配备方面,114将增预约挂号专席570个,直接或间接服务于预约挂号的总坐席数将达1320席。此外,网络预约平台可允许12.5万人同时在线,每天可以承受150万人次访问量。
■ 探访
“顾问”坐镇协助“分诊”
昨天下午,位于皂君庙的北京114信息导航业务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接听来电。“所有的坐席,都直接或间接地为预约挂号服务。”信息导航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专门用于预约挂号的坐席共有700多个。此外,除了预约挂号专席之外,114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分配坐席。
记者看到,除了负责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一名身着黄色上衣,胸前挂着花镜的老年女士时常穿梭在各个坐席之间,一有工作人员举手招呼,她便走过去接过电话,向患者仔细询问情况。
“您想看甲状腺结节的话,挂外科的号就可以。”65岁的刘金英,原先在协和医院负责门诊咨询,自2009年起,她开始在114担任专家指导,专门负责帮助病人判断该挂哪个科室的号。
“在日常挂号工作中,绝大多数病人对自己病情是比较了解的。但也有病人的病症不是很好判断,自己又是头一次看病,不太清楚应该挂哪个科室。”刘金英说。
据负责人介绍,目前,114已经拥有3名医院退休的“顾问”,像医院的“门诊咨询台”一样,帮助患者指导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