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查塑化剂不留死角,民众才放心
新京报
2011-06-02 01:42

  ■ 社论

  之所以需要全面深入地排查塑化剂,乃是因为全世界食品常规检验都没有这个项目,我们存在同样的监管漏洞和可供黑心厂家生存的土壤。

  “塑化剂”危机的应对开始发力。

  昨天,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已经作出统一部署,要求有关部门和地区迅速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对台湾进口运动饮料等食品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监管,并已组织对相关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另外,卫生部紧急将塑化剂列入违法添加剂“黑名单”,并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塑化剂”危机刚刚开始之时,有关部门能够迅速发起一场“打塑”战役,显示了中央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标志着应对食品安全危机效率的提升。希望接下来,从上到下,各有关部门能切实全面排查,“打塑”不留死角,最终让民众放心。

  塑化剂危机发源于中国台湾,问题的发现纯属偶然。一些黑心厂商作恶数十年而未被发现,与食品监管的漏洞不无关系。全世界的食品常规检验都还没有塑化剂这个项目,我们存在同样的监管漏洞和可供黑心厂家生存的土壤。

  所以,塑化剂危机不可能不引起民众的担心。当下,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塑化剂问题暴露之后,很多人自然会问:“管理严格的台湾尚且如此,大陆有没有这样的黑心厂家”、“类似食品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现在,有关方面已经加强了对相关企业的排查监管,民众期待,监督和排查的范围越大越好。央视引述台湾媒体报道称,现在,台湾甚至发现儿童感冒糖浆、钙片中也出现了塑化剂。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密切关注台湾以及其他地区的排查结果,及时根据情况扩大排查范围和力度。

  “打塑”不留死角,让民众放心,更有赖于从根本上杜绝塑化剂产生的系统性风险。有关部门已经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对塑化剂的日常监测也应尽快启动、到位。

  每次食品安全危机的影响都是行业性的,从来不是点对点的那样精确。很多人在真相未明之前,会减少或拒绝消费同类产品。此时,需要信息的公开透明,发现问题即予以惩处,没有问题也给相关企业及产品以清白,让老百姓放心消费。

  还有,人们对突然而至的“塑化剂”十分陌生,这需要用“科普”来化解民众的担心。如卫生部的专家所说,在我们常用的塑料制品里都有塑化剂,这些塑化剂会迁移到我们的身体内,人体内有微量的塑化剂是没有问题的。据报道,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一项研究也佐证了这样的观点。该研究发现,在200名香港市民的血液样本中,九成九含有“塑化剂”。

  但仅是这样仍缺乏说服力,因为这只是说明了塑化剂一直和民众“亲密接触”,并不能证明塑化剂是无害的,更不能说明,民众体内塑化剂的来源和含量的高低。

  所以,也只有通过全面的排查,甚至包括卫生部门对居民体内塑化剂水平的抽测,以数据和事实支持的科普,才能最终说服民众。

  此次应对塑化剂危机,有关部门应对果断、措施全面,希望有更多地方和部门迅速跟进,让社会尽快度过这场“塑化剂危机”。


相关报道:

  针对台湾地区发生的塑化剂风波,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协调下,各部门和地区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对台湾进口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等食品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监管。   

相关推荐
石景山首钢园一废弃锅炉发生火灾,涉事人员被行拘
第一看点
以案为鉴 石景山区召开火灾警示教育大会
新京号
太好了,是哪吒3.0,我们有救了!
文化
严查“假理财、真受贿”,斩断新型腐败利益链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民生实事暖民心】聚焦群众关切 办好民生实事
新京号
国务院调查组公布江西新余佳乐苑小区致39死火灾原因
第一看点
3名中管干部因佳乐苑小区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被问责
新京号
“致命”漂流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