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点2】
准 酒精量多少主导量刑
80至150mg/100ml拘役2到3个月,150至200mg/100ml拘役3到4个月。
在20余例醉驾案件的量刑中,记者注意到,量刑最轻的是拘役两个月,罚金2000元。量刑最重的当属高晓松醉驾案,拘役6个月,罚款4000元。在所有案件中,量刑在拘役3至4个月之间最为普遍。
浙江舟山首起醉驾案中,被告人酒后驾车被交警查获,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70mg/100ml,并无其他情节,被处以拘役两个月,罚金2000元。而高晓松案,由于酒精含量达到200mg/100ml以上,以及连撞情节,最终被判拘役6个月。
不过,记者发现,在不同地区有些情节相似的案件在量刑上依然有出入。广西柳州柳南区法院对一男子涉嫌危险驾驶罪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危险驾驶罪判处其拘役2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而该男子此前被仪器测出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20mg/100ml。可见不同地区,类似案件的量刑仍有地区差异。
对此,辽宁省沈阳市一位审理醉驾案件的法官告诉记者,在量刑上一般法院主要依据三个方面,一是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二是酒后是否有其他情节,三是认罪态度。其中,酒精含量在量刑上所占的比重较大。从目前各个地区的审理结果看,一般血液酒精含量为80至150mg/100ml,拘役2到3个月,150至200mg/100ml,拘役3到4个月,200mg/100ml以上,拘役5到6个月。除此之外,是否酒驾导致其他情节,比如一般性肇事,这也是量刑考虑的重要参照。
对于类似情节的案件在量刑上不尽相同,韩玉胜认为,因为各个地区的经济、法治状况不同,量刑有偏差也属于正常。举一个例子,在东南沿海省份,涉案金额1000元和社会平均收入相比并不算高,而在西北地区就比较高,量刑也会有差别。韩玉胜强调,各地区的量刑差别不应该过大。
【特点3】
狠 醉驾者均被判实体刑
专家认为,刑法八刚刚实施,惩戒和教育性更加重要。未来,法院会考虑判缓刑。
公安部近日透露,在《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后,公安部门对经核实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刑事立案。根据公安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已有646件案件侦查终结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占案件总数32%。
记者发现,根据目前媒体的报道案例,所有从检察院起诉至法院并最终宣判的案件全部判为实体刑,没有一起被判缓刑。在实体刑中,最短刑期为2个月,最长为6个月。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勇辉和韩玉胜都认为,这是因为《刑法修正案(八)》刚刚出台,出于震慑和教育的考虑,法院在量刑时未考虑缓刑。
韩玉胜称,对于一般刑事案件来说,拘役案件可以使用缓刑,但是《刑法修正案(八)》刚刚实施,它的惩戒和教育性更加重要。未来,对于醉驾案件,法院会考虑判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