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一本叫做《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卖出了200万册,似乎也从一个侧面透露出,一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不过好妈妈固然重要,却未必万能,好老师如果环境和方法得当,更可能创造意料之外的效果。我们在此以一位台湾好妈妈和一群大陆的好老师为例,希望表达关于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好妈妈】
好妈妈也会无能为力
□书评人 呆呆
两年前,在人声鼎沸的香港书展,为何会为一位台湾妈妈的育儿经驻足停留呢?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很不可思议。
或许,是因为它每一个标题都足够勾引一个正犹豫着要不要当妈的80后女子。比如“请先了解孩子的需要,不对孩子说不,做有个性的自己,清楚定位自己,要看孩子的优点,小小孩也要做家事,保持幸福的距离,该给孩子多少自由”等等,无一不是现在妈妈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并且流露出中产阶级“协作培养”理念的种种痕迹,要尊重儿童的精神胚胎;要像纪伯伦《先知》里描绘的那样,弯下腰,成为孩子的弓;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掌握真正能在未来社会生存的竞争力……凡此种种,对于现在言必称蒙台梭利、华德福、瑞吉欧的妈妈们来说,自然是迫不及待地点头、认同。
但细想,其实真正触动我某根神经的,似乎并不是网友们极尽褒奖的所谓“生活的学习”“教育的智慧”那些冠冕堂皇的东西,而是每一个当妈的“无能为力”。
《豆芽,不上安亲班》《蝴蝶,走走看看》两本书的作者谢淑美,是台湾小有名气的出版人,年轻时就凭借出版《谁动了我的奶酪》在台湾出版圈一炮而红。从她对女儿豆芽、蝴蝶的教育规划也能看出,她绝对是个务实的行动派。在豆芽不上安亲班(类似大陆的辅导班、兴趣班)的时间里,她为女儿安排了大量的学习活动,比安亲班的学习量大多了,只是她采取的方式不同。在各项活动中都能让孩子动脑、动手,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似随意,实则有心,只是教育不着痕迹,使得孩子主动参与,所以它的效果不仅在现在,而更多的是未来。对于靠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得来的成绩,谢淑美不屑一顾。她不仅关心豆芽当下的学习成绩,更关心豆芽是否具备在未来真实的生活中所需的能力,比如想像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为,这才是真正的、长久的竞争力!
可是,即便是像谢淑美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教育者,一个充满耐力的守护者,再彪悍的妈,面对社会,面对一个孩子的人生,她也有“无能为力”,也会手足无措,也会黯然泪下。就像她送豆芽上云门舞集韵律班时的抓狂失控;看到蝴蝶被集体原则弄得手足无措时,不禁暗自垂泪……最后,我们只能注视着孩子,让他们在走走看看中,慢慢完善自己。
“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我逐渐摆脱传统教育在我身上的桎梏,一日一日,蜕变成今天大家看到的这样的妈妈……”谢淑美的这些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而此时,回首往事,让我更明白,“守护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是自我疗救”的意义。
【好老师】
让学生抬起头走路
□阮中强
《明朝那些事儿》讲到明朝建文二年举行殿试,状元、榜眼、探花皆为江西吉安人时,当年明月感慨“头三名居然都被江西吉安人包揽,让人惊叹此地的教育之发达,足以媲美今日之黄冈中学。”将黄冈中学与明朝殿试联系在一起,真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
黄冈中学的声名与考试有关,最厉害的就是二十多枚国际奥赛金牌,高考的高升学率,显然这是这所学校最大的荣耀。黄冈中学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什么能够制造神话?对此有不少质疑,说“应试教育搞得好”、“魔鬼训练”、“题海战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今天,很多人对黄冈的神话嗤之以鼻。
我觉得,不能因为考试考得好就说黄冈中学是“应试教育”的典型,重要的是看高升学率是如何取得的。简单的逻辑是,如果黄冈中学的内涵只有应试,就不可能保持几十年的持续辉煌。在黄冈中学任教近30年的数学特级教师王宪生老师说:“如果我们真的是死教死学,怎么可能保持那么多年的优秀?”
奥赛金牌得主王崧说:“我现在的人生梦想,就是真正做出伟大的工作。这样,将来别人评价我时就会说:‘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王崧是数学怪才,平时上课时,他写的数学答案,老师们都要猜着看。而对这样的天才,黄冈的老师们也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和引导:他上课只顾埋头看书,不听讲也不会挨批评;他听课经常插问,打断老师的讲述,老师也不气恼;对于他另辟途径的解题方法,老师不强求划一。
在如此宽容和自由的环境中,学生如何能不成才?
其实,在当下的教育现实中,黄冈中学的教师们同样有许多困惑和思考。比如,面对考试的压力,黄冈中学也曾经搞过重点班,但后来“平行分班”,发现教学质量并不受影响。对奥赛教育,也不断减小规模,从过去的两个班缩减为一个班。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是黄冈中学前校长张庭良先生的观点。“好学生未必要听话,好老师不搞一言堂”;“不是培养‘考生’,而是培养‘学生’”;“人格是最高学历”。这些朴素的教育思想在黄冈教师们身上,都有具体的体现。
豆瓣网友“风抚幽兰”认为,“黄冈神话”有如下特征:1、高考成绩突出;2、奥赛成绩优异;3、市场化结合度高;4、大众关注度高。正是由于这些特征,黄冈中学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近30年来中国中等教育的楷模与缩影。所有对于中国现有教育制度(特别是中学教育制度)的赞美与批判,都能在它身上对号入座。黄冈中学也由此承受了许多本不该由它承担的誉与毁。而如何拨开迷雾,将他们的优秀经验整理出来,或许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黄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