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教育部回应“鲁迅文章大撤退”
新京报
2011-05-13 01:49

    发言人称仅广教版教材用《祝福》替换《药》,属微调;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启动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昨天回应了有关“鲁迅文章大撤退”的提问。她表示,在目前全国使用的六套中学语文教材中,只有一套教材撤下了鲁迅先生一篇文章并换上了鲁迅的另一篇文章,“这只是非常小的微调,事实上没有做太大的调整。”

  昨天教育部举行发布会介绍《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有关情况。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续梅表示,今年教育部已经全面启动了义务教育教材的修订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续梅解释说,“鲁迅文章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是不是有所减少”问题的起源可能是一篇博文,说鲁迅的文章在中学教材中大撤退。去年,编剧刘毅在其微博上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被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

  但根据教育部了解的情况,目前各地编写的中学语文教材共有六套,其中五套教材对于鲁迅的文章没有做更改,只在一套教材中撤下了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并换上了他的另一篇文章。

  据了解,目前有北师大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6家出版社负责高中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的出版。经教育部核实,只有广东教育出版社对五个必修模块做了微调,其中将鲁迅的《药》更换为《祝福》。

  ■ 焦点

  中小学生写字标准有望年内发布

  昨天,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了《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发布的观点称,中国人汉字书写能力呈现下降趋势。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未来将在中小学增加写字课程,制订《中小学学生写字标准》。

  他说,目前正在制订中小学学生的写字标准和具体提升写字能力的相关标准。这个写字标准涉及到楷书、行书和隶书等,并有望会在今年发布。不过他也表示,“不可能要每个人写字都成王羲之那样,不会要求孩子来考试,会尊重家长和孩子的意愿”。

  对濒危方言应整理保存

  针对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问题,李宇明表示,普通话和方言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对待一些濒危的方言,还应该进行调查、整理、研究和保存。

  李宇明指出,之前,在广州发生了“粤语事件”,很多人表达了对粤语发展前景的关心。普通话在全国通用,方言在方言区使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各自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满足不同层面的要求。

  李宇明强调,依法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交际障碍,方便沟通和交流,而不是歧视、禁止方言,方言是客观存在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使用价值,并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内将长期存在。

  本报记者 郭少峰

相关推荐
解密北大 | 北大的校训是什么?
新京号
北大教授夫妇,一生相守在书房
新京号
北大教授陈平原:AI时代,文学如何教育?
新京号
中华读书报 | 陈平原:AI时代,文学如何教育
新京号
专访任剑涛(上):现代政治的首要任务是“兜底”,而非提供终极解答
新京号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重度依赖”AI的年轻人
时事
时间和纸上,写一些新的符号
文化
男孩失明后,妈妈的勇气
时事
从“妖术”到艺术:一波三折的中国早期照相发展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