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遂宁卫生局成立调查小组,近期会有正式结果
本想让父亲在当地最好的医院里接受最好的治疗,但没想到的是,不仅住院40天医药费达33万余元,父亲也再没能走出这家医院。清单上多达十种轮番上阵的抗生素让人费解,而一笔笔重复计费、超额处方,也许只有业内人士才能看出个中奥妙。遂宁市卫生局已对此事成立了调查小组展开调查,目前已经完成取证工作,正在对医嘱、处方、护理记录、诊断、手术、用药等情况逐一核实,近期就会有正式结果。
代莉是四川省遂宁市的市民,就职于遂宁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当她父亲去年底持续出现胃部反酸、腹部烧痛等症状后,她把父亲送进了自己工作的这家医院。
代莉父亲在入院后很快进行了胃镜检查和活检,两个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食道溃疡,但性质不明确,不能确定为恶性肿瘤。
代莉说,父亲的主治医生从事胸外手术20余年,这位医生告诉她这种大面积的溃疡是良性的可能性非常小,只是可能活检没有取中病变组织,如果要继续检查,反而可能耽误最佳治疗期。
入院后第8天,也就是去年12月22日,在并未确诊为癌症的情况下,代莉父亲进行了“食道癌”手术,食道、胃、脾脏等分别被不同程度切除,而切除器官的病理检查报告仍显示“只是溃疡,不是癌症”。
手术5天后,代莉父亲由于呼吸困难再次进行了气管切开术,前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发院内感染,医院也针对代莉父亲病情交替使用100元至400元一支不等的进口抗生素。
两次手术、重症监护加上价格不菲的进口药物,医疗费用清单上的数字每天在快速增长,有时一天仅药费和护理费就近万元。
今年1月18日,代莉的父亲做了清创手术,代莉查到当天有一笔血液净化治疗费用为2046元,但此前主管医生明确告知她当天手术不会进行这项治疗,心存疑虑的代莉还是向医生和相关科室进行了询问。
两天后,当代莉再次查询的时候,发现这笔费用已退回。
1月29日凌晨,代莉父亲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去世。在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后,代莉开始梳理这长达数十页的医药清单。
新华社记者 刘海 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