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菅直人投稿本报介绍救灾进展
新京报
2011-04-21 01:47

表示灾难让日本国民体会“患难见真情”,将尽一切努力防止向海中排放放射性物质

 本报讯 (记者张乐)日本首相菅直人20日向《新京报》等中国媒体投稿,感谢中国政府和民众支持日本抗震救灾,并借此机会向中国民众介绍日本政府应对地震、海啸以及核泄漏事故的进展。

  在这封信中,菅直人代表日本国民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日本灾后伸出援手,称此举让日本人体会“患难见真情”。

  日本驻华使馆官员表示,此次菅直人向中国媒体投稿,是他在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后,首次以投稿的形式,通过中国媒体,向中国民众直接介绍日本目前抗震救灾的情况,以及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最新进展和日本政府的应对举措。此前,菅直人曾以广告的形式在《人民日报》发感谢信。

  16日至17日,菅直人曾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等英文媒体投稿,对美国民众解释了日本核泄漏进展和灾后重建问题。

  ■ 救灾

  高湿度阻碍机器人探测

  东电转移核污水取得一定效果

  据新华社电 为了防止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涡轮机房外侧竖井内的高放射性污染水溢出,东京电力公司20日仍在向集中废弃物处理设施转移该处的污水,并收到一定效果。此外,因2号机组内部湿度过高导致相机镜头模糊,探测2号机组建筑内部情况的机器人不得不中断工作。

  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和涡轮机房外侧竖井内约有2.5万吨高放射性污水,东京电力公司19日开始把这些污水向集中废弃物处理设施转移,目前每小时转移约10吨。

  东京电力公司曾利用两台遥控机器人,在17和18日对福岛第一核电站部分机组建筑内部进行了拍摄和调查,该公司于20日公布了机器人拍摄的图像。可以看到1号和3号机组建筑内瓦砾遍地,一部分地板浸水。不过,2号机组的调查成果最小。2号机组建筑内部湿度高达94%至99%,导致机器人相机镜头非常模糊,机器人因此几乎无法前行,不得不中断调查。

  有关专家认为,对于机组建筑内部辐射水平等情况的把握是恢复冷却工作不可或缺的一步,因此今后如何继续利用机器人展开调查,是东京电力公司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关推荐
中国红会援助物资发放现场,缅甸百姓用中文或缅语说谢谢
时事
山路尽头是星河——燕园学子接力助学冀北儿童廿三载
新京号
怀柔科学城这家院所为雷达做“体检”,让卫星安全上天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关注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从体操队长到跑酷世界冠军
时事
2024,国际期刊在震荡:《理论与社会》之变与社会科学的走向
文化
《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中国AI大模型测评报告:公众及传媒行业大模型使用与满足研究
科技
实录 | 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守护花蕾计划回应诈捐,多家基金会发布年报|新京公益5月播报
公益
探访京西大山深处给地球“把脉”的地震观测站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