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今夜,他不在那儿,在北京(2)
新京报
2011-04-06 02:40

  1 他来了

  演出是怎么成行的?

  滚石乐队、林肯公园和杀手乐队的北京之行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宣布告吹,这让鲍勃·迪伦的开唱在众人眼里从开始就是一个让人半信半疑的传言。前年,音乐圈里疯传迪伦要在台北和京沪开唱,后来被证实是个泡影。上海乐评人孙孟晋曾撰写博客称是因为台湾某演出公司要的“转手费太高”而未能成行,这使得迪伦的中国之行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月3日,北京歌华莱恩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微博宣布,70岁的鲍勃·迪伦将于4月6日、8日分别在北京、上海举办中国演唱会,消息瞬间被转发了上万次。歌华公司总经理魏明表示,迪伦的演出从未在报批上出现任何问题,而和迪伦经纪公司的接触也并没有通过香港和台湾的公司,整场演出都是歌华莱恩利用自己的海外资源促成。

  消息一经发布,在媒体圈和摇滚乐圈都掀起了轩然大波,第一时间订票的歌迷有不少,各家媒体也都认为迪伦的北京行是个“绕不开的选题”,上海一家报纸甚至把另一位乡村歌王威利·尼尔森的照片配以迪伦来华演出的稿子刊发,证明了国人对这位标志性的人物欠缺了解但又不得不作为议题去讨论的尴尬。

  2 他看到了

  偶像是怎样炼成的?

  鲍勃·迪伦究竟是谁?所有的说法都把他捧上一个“里程碑”的高位,究竟该如何在他看似晦涩的歌词中触及他可被理解的实质?

  要了解迪伦,首先必须沉下心思让自己回到50年前的美国。对于当时的美国年轻人来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享受父辈梦想中的“美国梦”,但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带来了精神的空虚,不少中产阶级的年轻一代把目光投向了政治领域,积极参与反战、民权、女权、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反社会、古巴革命、民权运动和欧洲左派思潮影响下诞生的“垮掉的一代”的基础上,形成了新一代的思潮。

  这个时代背景也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者们,他们以纽约的格林威治村为平台,写了大量针贬时事并且充满火药味的“抗议歌曲”,让流行音乐的娱乐功能,让位于文学功能。鲍勃·迪伦开始以翻唱老民歌和布鲁斯起家,后来以领导者的语气告诉听众“时代变了,未来属于我们年轻人”。对于迪伦本人和他忠实的歌迷来说,领袖、斗士等“代言人”的身份只是他不断剥离的身份而已,他对自己的真正定位是“60年代的行吟诗人和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之类去社会化的身份。

    [2]      

相关推荐
今夜北京2条地铁线路延时运营,保障夜间车站机场接驳
北京
今明北京西部北部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局地短时大风
新京号
暑期学生出行增多,北京疾控发布预防基孔肯雅热健康提示
北京
北京今夜强降雨具有极端性,何时来?有多大?
北京
昨天哪里雨最大?北京密云再现特大暴雨
北京
女子跳河轻生,民警辅警飞奔跳河紧急施救
时事
图说比赛日 | 点球大战!北京国安总比分6-4战胜青岛西海岸晋级足协杯半决赛
新京号
北京老干部之声|罗庆生:科普教育始终在路上
新京号
宋丽荣:“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新京号
【北京榜样·最美义工】热心公益好少年,义工服务勇担当:钱维世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