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核泄漏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如何应对核泄漏
百度百科 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2011-03-15 15:16

  损坏的核电设施会释放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一些相对来说危害不大,另一些则要危险得多。
  
  公开资料显示,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释放一些较低毒性的放射性气体,包括氮-16、氚和氪。这些气体比重轻,会快速消散,对人类的危害不大。
  
  氮-16迅速转变为稳定的氧。氪气很轻,进入大气后迅速消散。
  
  氚气能量很低,半衰期为12年。当它衰变时,它以稳定的氦气形式存在。半衰期是指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
  
  核反应堆熔解中产生的最危险的释放物质通过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如果核反应堆的堆芯完全熔解,很多极度危险的放射性物质,如铀和其他重金属,将掉落到反应堆安全壳的底部,不会进入大气。而后需要专业的核危害处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
  
  相对比较危险的是一些释放出的颗粒状放射性化学物质,这些颗粒仅仅是沙粒大小的四分之一,比如碘-131、锶-90和铯-137。这些化学物质中的一些对人类极其危险,因为这些颗粒酷似人体天然所需的物质(如碘),并极易进入人体的组织。专家表示,只要条件合适,放射性的碘可以在空气和水中快速消散。但碘-131则不同,它的半衰期是八天,意味着它需要数月时间才会完全消失。
  
  放射性的碘还可以通过摄入或吸入进入人体。它可能落在草上被牛食入,并最终通过牛奶进入人体,也可能落在带叶蔬菜上或聚集到海鱼和淡水鱼体内,被人食用,从而对身体带来危害。
  
  锶-90的半衰期长达29.1年。在化学性质上它与钙相似,趋于进入人的骨骼和牙齿。
  
  锶-90主要通过食物和水进入人体,摄入锶-90会导致骨癌(骨骼附近软组织的癌症)和白血病。
  
  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释放出另一种危险物质铯-137。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人会通过食物和水将其摄入,或类似灰尘被人吸入。与其接触,会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专家表示,尽管有危险,但此次不太可能在日本重演。很多新式反应堆的堆芯,包括日本核设施使用的这些,都由钢制的反应堆安全壳密封。

  ■ 核泄漏时如何应对

  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网站上介绍了核电站发生紧急情况时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

  ● 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的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关闭并锁好门窗。

  1、如果要求你撤离:

  注意保持窗户和通风口关闭;使用再循环空气。

  2、如果建议你留在室内:

  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

  如果可能,进入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区域。

  如非绝对必要,不要使用电话。

  3、如果你估计自己已经暴露于核辐射中:

  更换衣服和鞋子。

  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

  密封塑料袋,放到偏僻处。

  彻底洗一次澡。

  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内或冰箱里。事先没有封闭的食物应当先清洗再放入容器。

   ■ 名词解释

   核泄漏

    核能外泄又称为核熔毁,是种发生于核能反应炉故障时,严重的后遗症。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能辐射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却相同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伤亡。

   核辐射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y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来源:百度百科 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原标题:核泄漏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如何应对核泄漏
相关推荐
这3种自费疫苗,有没有钱都建议打!6岁前记得给娃安排!
新京号
禁止“零添加”新规出炉,食品行业将回归“品质竞争”
消费
合胞病毒近期高发,北京34家医院可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单抗
消费
新闻多一度|上高速公路、翻垃圾桶……风靡校园的“烟卡”游戏如何整治?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无聊可以玩自杀?智能手表又在“胡说八道”了
时事
天堂河强戒所副所长:吸毒者动机多元化,新型毒品增加染毒风险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