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国人放花炮 外媒感叹中国腰包
新京报
2011-02-13 02:4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今年的春节,一些中国人的过节方式出现了新动向。

  印媒关注“租男友”

  《印度斯坦时报》在中国春节期间刊发了一篇报道,讲述一名在大城市打工的云南大龄女青年,希望租个男友回家过年的事。她在网上发帖,要在6天假期里租一名男友,酬劳是3000元。租约中规定“男友”须与父母谈话,帮忙做家务等等。

  该报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让很多年轻人在异乡忙于事业,但在春节这个团聚的节日,如果不带着另一半回家探望父母,会很“没面子”,于是租男友的广告应运而生。

  《印度斯坦时报》感叹道:“不要只以为印度的女性独自打拼的压力很大,秉持传统儒家心态的中国父母们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纽约时报》谈烟花利弊

  在中国本土,鞭炮和烟花被理解为烘托节日气氛的消费品,是“保留节目”。

  《纽约时报》刊文称,对多数中国人而言,一年中就数农历新年的这15天最有趣味:神圣的家庭团圆和朋友聚会,几乎不分昼夜地燃放鞭炮和烟花。现年47岁的一家公司职员说:“当听到嘭的一声,接着炫目的亮光滑过天空时,你感到血液沸腾了。”

  该报表示,中国越来越繁荣也增加了民众对燃放烟花和鞭炮的胃口。

  尽管鞭炮和烟花使得春节的夜空变得五彩斑斓,然而《纽约时报》指出,它们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全国范围内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可谓触目惊心。

  本土之外的华人社区,也在各想各的招,欢度节日。

  《波士顿环球报》在春节期间专门报道当地昆西南湾社区。今年的春节除了舞龙舞狮等传统节目之外,该社区还推出健康讲座。

  日媒“紧盯”中国人钱包

  春节,过的是什么?

  多数人感受到爱与温暖,但也不得不承认过年也是在过“钱”,考验的是腰包。

  日本《朝日新闻》刊文《期待中国人的钱包》称,日本静冈县御殿场市的一家涉外商场,在春节期间特别安排了两名能讲中文的员工,在门口招揽中国游客。类似的商场还有很多。浜松市的餐饮店以及宾馆、家电商场等甚至组成了专门吸引中国游客的“接待队”,轮流为各家服务。

  《朝日新闻》引述当地商家的话称:“除了中国富裕阶层之外,中产阶级越来越多地来到日本,这很值得重视。”

  本报记者 张乐

相关推荐
如何读懂五年规划,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新京智库春季论坛今日开幕;多领域明确155项试点任务
时事
中方为何此时同意与美方接触?出于这三个考虑
第一看点
反诈能手、寻亲达人、公益使者!常州这位民警的“十八般武艺”太绝了!
新京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孤岛引路——1941年前后侯仁之的秘密抗战
新京号
4000米之上,43人坚守“帕米尔高原第一所”
时事
1982,我们的老师们
文化
过敏这么严重,把圆柏砍了行不行?
数据
两会划重点 | 3月7日
时事
对话赵忠秀:美国孤立不了中国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