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音
解救乞儿最适用人民战争
@郑渊洁:“解救乞讨儿童最适合打人民战争了,因为哪人多他们就会往哪儿去。”昨晚,郑渊洁呼吁,如果公众在发现乞讨儿童后都能立即报警,警察也都能很负责任的处理,乞讨儿童就没有市场。
郑渊洁说,他此前在繁华地段也曾见到乞讨儿童,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违法行为,以至于此前将刑法编成童话给自己孩子看时,也没有将“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纳入其中,直至此次通过微博才了解这个情况
2月5日和6日,郑渊洁发微博称,自己戴着微录手表寻找乞讨儿童。他表示,今后只要看到乞讨儿童都会报警。
街头见乞儿不要盲目给钱
@张宝艳(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宝贝回家慈善基金管委会秘书长):张宝艳指出,其实被拐卖的孩子在流浪乞讨中占的比例不是很高,希望大家保持理性。网友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为被拐卖的儿童寻找亲生父母,而应当关注整个街头乞讨儿童群体,帮助乞讨儿童回归正常生活。
张宝艳指出,见到街头乞讨儿童,一定要分清楚情况,不要盲目给钱。“你觉得施了善心,但实际上助长了好吃懒做的家长或租借孩子的人。”如果孩子确实因疾病、残疾乞讨的,大家可以伸出援手救助一下,但这需要大家鉴别。
法律应对乞儿父母追责
@宗春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指出,现在老百姓有一个误区,认为国家是法律执行的主体,但《未成年人保护法》里写着保护未成年人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他呼吁通过民间力量作为一种辅助来关注这样一个群体。
“丢失孩子是父母的疏忽,大家都同情父母,那谁来同情孩子?”宗春山强调,解救被拐卖儿童,不是简单地接回来就行了。法律必须对延伸的问题进行追责,对因疏忽导致孩子丢失或被拐卖的父母进行追责。应当完善立法,从法律上来强调父母的责任。
应尽快制订儿童福利法
@佟丽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街头乞讨儿童背后,有深层原因。其中主要的是一些家庭功能失效”。佟丽华解释,家庭功能失效包括孩子因在家受到虐待或感觉不到温馨而离家,或经监护人同意被租借给乞讨团伙等。
“街头乞讨儿童是个系统问题,必须通过立法来完成。”佟丽华认为,政府要对这些家庭功能失效的孩子和家庭给予救助,要加大司法干预的力度。国家需要尽快制订儿童福利法,通过一部强制性的全国性法律来规范各个政府部门的工作。
帮助乞儿提案请网友建言
@韩红(全国政协委员)及“微博提案”团队:全国政协委员、歌手韩红在微博上表示,已着手准备关于“严厉打击和惩罚拐卖儿童案”的提案。
截至目前,韩红已联系于建嵘等学者和律师组成团队。“我们希望做出一个网友们同共参与的提案,公众的互动和参与,可以让做出来的提案更生动、更有操做性。”参与“微博提案”的律师关廉明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开过两次会,除了参与的专业人士外,也希望网友通过微博帮韩红出主意,为帮助行乞儿童建言献策,她会把大家的好主意带到全国政协会议上。
行政机关不作为也要惩处
@迟夙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迟夙生律师也与于建嵘取得联系,表示将在全国“两会”期间就未成年人乞讨的救助问题提出议案。
“我曾经给犯罪流浪、乞讨人员辩护过,也给被拐骗被胁迫去犯罪的聋哑人辩护过,那样的特殊人生历程,给他们带来的是永生挥不去的阴影。”迟夙生昨日表示,目前刑法惩治力度还不够,同时法规在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也有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她目前更多考虑的是修法问题。此外还要保障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对行政机关不作为也要惩处。
A12-A13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张太凌 甘浩 王卡拉 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