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世管窥
最近美国最火的亚裔女性莫过于蔡美儿。此女两周前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批评美国育儿方式,夸赞中国传统式严格要求。此文一出后即引起轩然大波,读者专家皆口诛笔伐,各大媒体也纷纷分析此事,认为该文有为其新书炒作的嫌疑。后来蔡美儿自己出来澄清,该文只是其新书的节选部分,是“断章取义”,她的书不是父母教育儿女指南,而是她为人母十余年的回忆录。
但从育儿角度来讲,我认为蔡美儿的书却没有什么养分。任何以民族出发笼统地去概括一样事情的做法,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每个人作为个体的独特性。虽然有着黄皮肤,但作为一个二代移民,蔡美儿究竟是否了解何为中国文化这本身就是个问题,更不要说去代表十几亿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因此,蔡美儿与其说撰文称赞华人母亲育儿观,不如自卖自夸,直接说自己育儿方式胜过美国大众更为贴切。
然而,即使蔡美儿的育儿之道在自己身上很灵验,也不代表其有普及性。且不说文化之间的差异,即使每个家庭的情况也都各不一样。蔡美儿的犹太裔丈夫允许她在家里充当教育“狠角色”,不代表别的丈夫也会那么宽容大度。更为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因此对于孩子来说因材施教也容易。如果只是一味地自以为是,那么再好心的父母也未必能够培养出好孩子来,所以豆瓣网上才会出现“父母皆祸害”这样的小组。
虽然如此,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蔡美儿育儿之道是有可取的地方的。在《华尔街日报》的网站上,虽然批评蔡美儿的人大有人在,但也有不少人说,中国人就是靠着这种精神才在最近的教育比拼上远远地把美国人甩在了身后,在国内也是亚裔学习成绩胜过其他族裔。
但蔡美儿同一篇文章放在网易上,大多数网友都在批评蔡美儿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没有看到美国教育的优势,也没有看到中国教育的劣势。其实这种现象很好理解。在看自己时,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自己的缺点,在看他人时,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优点。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更为了解,所以更多地看到的是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他人不甚了解,所以看到的只是他们的表面光鲜,而没有看到他们背后的心酸。
不能否认的是,无论是夫妻相处之道或育儿之道,都很难有一个万全的解决方案。金融学最基本的原理即是任何回报的代价都有风险。因此,万事都是有利有弊,很难只学到一个东西的精华而不要其糟粕。而且,在不同的情况下,利弊的定义也完全不同。没有任何一个方法是能够保证幸福的。只要不违背常理,那么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其实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像蔡美儿一样专家的话大可不听。□庄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