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造血干细胞去年捐献量刷新纪录
新京报
2011-01-26 02:46

中华骨髓库称去年实现捐献517例,累计达2000例,一改过去依赖台湾骨髓库状况

 中华骨髓库实现第一个5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用了10年,第二个500例用了两年,第三个500例仅一年就实现了,去年则在一年内突破500例,这是中华骨髓库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跨越。

  本报讯 (记者王卡拉)昨日上午,中华骨髓库宣布,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总数已达2000例,去年一年实现捐献517例,创下建库以来的最好纪录,而中华骨髓库第一个500例的实现,花费时间为10年。

  首次一年内突破500例

  根据中华骨髓库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华骨髓库的入库HLA分型数据达128万人份,成为世界最大的华人骨髓库,并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000例。骨髓库实现第一个5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用了10年,第二个500例用了两年,第三个500例仅一年就实现了,去年则在一年内突破500例,这是中华骨髓库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跨越。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评价,目前的中华骨髓库,改变了过去依赖台湾骨髓库的状况,显示了中华骨髓库及全球华人的重要作用。

  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为第2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党春丽女士颁发了“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荣誉证书”。

  党春丽来自湖南,她在2004年上大学期间,曾在一辆街头采血车上献血,并填写了志愿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同意书。党春丽毕业之后离开了学校,通讯地址和电话都已变更,当骨髓库发现她和一个孩子配型成功时却联系不上她。最终,工作人员在人人网上重新与她取得了联系,并促成了这次捐献。

  128万库容量远远不够

  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达4万人,有近百万患者可选择造血干细胞的移植进行治疗。但128万人份的中华骨髓库库容量,与2000例的捐献量,数字相差悬殊。

  中华骨髓库主任洪俊岭表示,虽然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人数增长迅速,但捐赠者和需求者数量依旧相差悬殊。中华骨髓库已有128万人份的造血干细胞数据入库,但由于遗传基因的原因,能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所以即使在128万人都有捐赠意愿的情况下,也只有2000例实现了成功捐赠。

  由于遗传基因方面的问题很难解决,所以目前中华骨髓库能努力的,就是倡导更多的人加入到骨髓捐献队伍中来,通过基数的扩大找到更多匹配者。

  洪俊岭表示,目前还有很多人存在误区,以为捐骨髓是一个“敲骨吸髓”的过程,不仅痛苦,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实际上,目前造血干细胞的提取技术早已改进。人体造血干细胞也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情况下,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在一两周内,各种血细胞就能恢复到之前水平。

相关推荐
这,就是大爱芜湖!
新京号
关于开展“我为七一献热血”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采样公益活动的倡议书
新京号
匠心铸就品质标杆!慈铭体检荣膺“北京品牌企业”称号
商讯
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召开 “青少年身心健康及网络防沉迷” 专项基金成立研讨会
新京号
中国红十字会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冯少协油画入藏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现爱国侨领赤子情怀
北京
和田北京路上的援疆见证
北京
巨亏背后的高管“换血”,成都兴城人居“新帅”康瑛面临大考
房产
20岁芜湖大学生,要救一位8岁小男孩!
新京号
每一度电,都连着地球的体温
数据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