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道
亚洲杯失败后,高洪波选择沉默,哪怕十多名媒体记者在他楼下等上两天。
失败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逃避与沉默。没听说国外哪个教练失败后能一语不发的。有些教练,没学来穆里尼奥的本事,脾气反倒比穆里尼奥还大。有人说这是高洪波内向、低调的性格所致。可是,内向和低调不等于失败后就一定要沉默。国家队亚洲杯前一直在封闭集训,高洪波希望媒体理解、尊重国家队。而这个时候,他却忘记了什么是尊重。
电视剧《潜伏》中有句台词:你断了人家的财路,人家就会断你生路的。国足回国后,媒体开始大规模“倒高”,新华社记者甚至都公开发表言论要求高洪波下课。
媒体的愤怒并不是否定高洪波的能力和努力,而是对他逃避失败的一种谴责。在年轻教练员当中,高洪波是最好学的,也是最要求进取的。他表面上看上去平静如水,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正是这种对成功的渴望心理以及闷骚的性格导致他天生多疑,关键时刻不能给力。
客观地讲,评判一个教练,更关注的是执教能力,而非性格。那么,高洪波的能力究竟如何呢?从中卡之战中恐怕就能找到答案了。赛后很多人质疑高洪波的几次换人有问题。作为职业教练员的高洪波当然知道这么做换不来胜利,但却依然坚持。原因是:在裁判屡次帮助东道主的情况下,他已经提前放弃了。把踢得好的全部换下,留在最后一场跟对手拼刺刀。这种鸡贼的玩法,是中国教练的通病,前有朱广沪,再之前有戚务生。不能够给球队灌输先进的足球理念,甚至连血性和激情都带不来。一支具有血性的球队,是靠球场上拼出来的,而不是整天鼓吹“亮剑精神”。如果场上没有血性,你跟他们讲“拼刺刀精神”都是浮云,更甭说“亮剑”了。
高洪波总强调亚洲杯是练兵。练兵无可厚非,但如果总是看不到实质性进步,那么只能说明他是在用练兵的借口掩盖带队能力的不足。练兵,不过是个伪命题。失败,不过是国产教练整体水平差的体现。国产教练可以给一支球队带来改变,但却无法带来质的飞跃。20年来,没有任何国产教练突破了这个瓶颈。
德国人克劳琛率队在2005年世青赛上为中国足球带来了惊鸿一瞥,只可惜克老爷子在世青赛结束后就被中国足协缴了枪。足协喜欢找适合中国足球的外教,让外教去适应中国足球、中国球员。这种很傻很天真的想法只能换来一个又一个失败。
□井伟(体育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