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阮富仲当选越共总书记
新京报
2011-01-20 01:48

越共十一大闭幕,阮富仲称越南将继续“革新开放”,保持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新华社电 为期8天的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日在河内国家会议中心闭幕,阮富仲当选为新一届越共中央总书记。

  确定未来十年发展方向

  阮富仲当天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讲话说,越共“十一大”总结了越共“十大”各项决议的执行情况以及越南25年革新开放的经验,确定了2011年-2020年越南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修改、补充了党章,并选举产生了越共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

  阮富仲说,越共“十大”以来,党领导全国各阶层人民在全面推进革新事业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一大”确定未来几年努力提高越南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战斗力,发挥全民力量,继续推进革新开放事业,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以实现到2020年把越南基本建设成为现代工业化国家的目标。

  他强调,越共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继续推进革新事业的进程中既面临机遇,也将迎来众多挑战,任务光荣而艰巨。越共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将继承和发挥党的优良传统,致力于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本领和道德品质,加强党建工作,将越南共产党建成一个政治、思想和组织上强大和高度团结的党,不断提高党的威信,不辜负全国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期望。

  现任总书记及主席退休

  大会18日公布新一届中央委员会选举结果。越共中央委员会设中央委员175人,其中,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阮晋勇,国会主席阮富仲和越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张晋创当选。

  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和国家主席阮明哲准备退休,没有入选。

  本次大会12日在首都河内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为期8天,1377名代表与会,代表全国5.4万个越共基层组织360万名党员。

  ■ 观察

  “非常稳定的

  一次权力过渡”

  分析称,越共新领导集体面临棘手经济问题

  观察人士认为,尽管新当选的越共中央总书记被视为“比较弱势”,但依然是一次非常稳定的权力过渡。

  分析人士认为,新任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是一个较为”柔弱”的人物。新南威尔士大学越南问题专家塔耶尔认为,在执政资源和人脉网方面,总理阮晋勇似乎比阮富仲更强一些。但也有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亚洲国家外交官将阮富仲描述为“一位慈祥祖父似的人物”。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个人特点上,阮富仲与阮晋勇鲜明对照,阮富仲是“来自越南过去那个时代的典型干部”,较为温和、传统。但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总理阮晋勇在其接下来的任期内,采取积极措施继续推动越南经济发展。越南证券公司经济学家阿兰·范则称,此次越共中央换届,“是一次非常稳定的权力过渡。”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不论越共高层出现何种人事变化,越南都不会偏移既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越南经济学家黎登营分析称,越共新领导集体目前面临着贸易赤字、预算赤字、经常项目赤字和高通胀等问题的严峻挑战,而这些问题都很难轻易得到解决。

  一些东南亚政治研究学者认为,此次越共十一大确定的还只是“政策理念”,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付诸实施。

  (马晶)

  ■ 人物

  曾在越共理论刊物工作数十年

  阮富仲现年66岁,同历任越共中央总书记一样,来自越南北方

  与以往历任越共中央总书记一样,现年66岁的阮富仲也来自越南北部。他曾长期在越共理论刊物工作,被称为越共头号“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阮富仲1944年生于越南河内市东英县东会乡。1963年至1967年,他就读于河内综合大学语言文学系。毕业后,他长期在越共机关刊物《共产主义杂志》工作,历任编辑、副总编、总编,时间长达20余年。在此期间,阮富仲曾赴苏联学习,并获得副博士学位。

  1996年10月,阮富仲出任河内市委副书记,2000年初任河内市委书记,2001年兼任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因为长年在理论刊物工作,阮富仲被认为是越共首屈一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并被视为温和派。

  1997年12月,阮富仲在越共八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负责思想、文化、科技方面的工作。2001年4月和2006年4月,他连任中央政治局委员。2006年6月,阮富仲被选举为国会主席。

  (马晶)

相关推荐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时事
中越关于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时事
女首富,死刑!交出800亿,免死!
新京号
越南国会特别会议批准任命3名副总理
第一看点
已故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的追悼会在越南首都举行
第一看点
越南为已故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国葬
第一看点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会谈
时事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会谈
新京号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去世
新京号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去世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