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警惕血液透析风险伤害患者
2011-01-04 16:31

订阅
本网快讯(记者 魏铭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天发布2011年首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通报,提醒医生和患者:血液透析装置可能发生的器械故障,或能导致患者痉挛、抽搐;恶心、呕吐;低血压;胸闷、心悸、头晕;个别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等。
血液透析装置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弥散、对流和过滤等作用,净化患者血液的医疗设备。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部分中毒性疾病。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自2002年至2010年共收到有关血液透析装置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87份,主要涉及透析器破膜、漏/渗血、漏液;透析管路漏气、漏/渗血、脱落、出现异物;透析液(粉)污染;透析复用机故障;产水不足、水质不达标等。
目前,血液透析疗法临床应用广泛,有关不良事件报告数量也逐渐增多。为防止不良事件导致的伤害重复发生,国家药监局提醒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合理权衡血液透析对患者的效益和风险,充分了解患者的体质、既往病史等情况,严格掌握适应症,并在治疗中加强监护;同时提醒患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