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世管窥
在叙述经济史的《永别了施舍》一书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工业革命前的社会里,生儿育女是一种特权而非一种负担。作者举例说,英国有钱人会平均生有4个子女,但穷人可能连2个子女都没有。这其实符合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即人生在世最大的目的即是保证自己基因的延续以及确保自己能过得好一点。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其实是在帮助穷人提高生活质量。虽然说和自己同时代的人相比穷人还是穷人,但和之前的穷人相比,工业革命之后的穷人生活已经变得非常富庶,而且还可以多生几个孩子。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儿育女却变成了一种沉重负担。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发现,美国的平均结婚年龄为男性28岁,女性26岁。对于这些晚婚夫妇来说,生儿育女是一个沉重负担。首先,他们必须在蒸蒸日上的事业和家庭的重担中作出选择并作出牺牲。
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夫妻也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他们不但需要比过去工作更长的时间,而且在养育孩子上花更大的精力。这多半是因为未来竞争激烈化造成的。在父母看来,现在的小孩如果想成才,就不得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父母也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
由于这种额外的压力,大多数美国人都觉得自己很难平衡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于自己和孩子、家庭在一起的时间不足,独自休闲娱乐的时间也不够。实际上,对于现代夫妻来说,为了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应付各种事情,最先被牺牲的就是娱乐休闲的时间和睡眠,女性还会额外牺牲保养的时间。
面对压力,另一个受欢迎的解决方案就是“双手互搏”,即夫妻二人同时完成层出不穷的琐事。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女性),无法全神贯注会导致懊恼、压力和心情不佳。研究早就显示,人聚精会神做完一件事所能获得的快感远胜于同时做许多事情,而最让人烦恼的事情就是不断的半途而废。
但即使付出了这许多努力之后,夫妻二人也不能保证可以安度晚年。晚婚晚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在子女尚未羽翼丰满之际,做父母的可能已经不堪重负,因为他们不仅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还需要扶持子女和照顾爹娘。
美国这一研究显示,我们在绕了200年一个大圈后,又回归了无法养孩子的窘境中。现代社会虽然物质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是压力大增,结果导致发展被本末倒置。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因为个人把自己生活的目标本末倒置,所谓知足常乐,最重要的还是调整自己的心态。
□庄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