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文化包工头
新京报
2010-12-17 15:51
  【热词渊源】所谓“文化包工头”现象,指的是许多剧团(尤其是戏曲剧团)纷纷邀请有限的几位著名导演执导新创剧目,而这些导演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整支二度创作队伍,包括作曲、舞美、服装、灯光甚至化妆、道具等等,他们往往以一个群体的形式,由导演出面包揽剧团整个创作过程中的各环节。国内文艺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的现象,是由于人才的缺乏和盲目冲奖等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摘自互动百科)
  
  【特别阐释】包工头是指工程承包商,能把一项工程成本控制在工程建设方发包价以内就可以挣到钱,一般属于建筑、装修行业。后来延伸到文化产业,出现了许多变种。部分导演、编剧、舞美、音乐等垄断舞台艺术生产的一条龙班底,被人形象而不无贬义地称为“文化包工头”。为了拿大项目,评大奖,各地也是不求最好,只求最贵,追求超级大制作、哄抢“金牌编导”。
  
  文化包工头曾经以在创作上的成就得到了公认,可惜在市场诱惑、文化名利、政绩工程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很难有原汁原味的发挥。有人就此批评,“文化包工头”现象的愈演愈烈,往往以新戏砸了首演口碑、创作者砸了艺术与职业道德的招牌为代价。
  
  何只有文化产业?中国还有“学术产业”。君不见,许多“学术带头人”为名利所累,最后都沦落为“学术包工头”。
相关推荐
明代转折:废团兴散,茶文化的“文艺复兴”
新京号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时事
中医药文化市集明日开启!(内附免费门票兑换攻略)
新京号
《跳楼机》的“专升本”:大众文化的评价标准变了吗?
文化
瑞幸巴西咖啡文化节2.0启动,瑞幸将建30余家巴西咖啡主题店
消费
文化援疆非遗展魅力 交往交流促民族团结
新京号
朝阳区安华西里社区组织居民学习中医药文化
北京
朋友谈《黄土高坡》词作家陈哲逝世:71岁仍为民族文化保护奔波
视频
爱老敬老|善行华夏慈善义工服务队开展基层文化演出
新京号
文化名家进校园,红学家张庆善带首都大学生共读《红楼梦》
教育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