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为拍片病人穿上防护服
上周,笔者三岁的小孩咳嗽,医院专家诊断为支气管炎,问我费用要不要医保报销,要报销的话这个病必须得拍个片子。到了拍片的地方,医生直接就让我和孩子进了房间,外面的厚防护门就关上了。
我问是不是得给孩子穿防护服,医生没理我,然后吩咐几个助手动作快点,自己从另一个门进了操作间。那几个助手让孩子双手抱住仪器别动,然后也迅速地撤离到了操作间,关上了另一扇厚厚的防护门。我清楚拍片一定是有害的,不然那些医护人员为啥躲得那么快?那一刻,在漆黑的拍片室,看着孩子,我感到很无助。
从拿到的片子看,孩子从唇下到大腿根都在影像范围内,后听学医的同学讲,拍片时一定要穿上防护服,尤其是小孩,不然可能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这让我连续几天心情都很不好。
笔者注意到,医院拍片室外楼道墙上贴的有关规程,也要求给检查者穿防护服,特别要做好患者敏感部位的屏蔽防护,但恐怕少有患者见过防护服是啥样。
□张绍亭(职员)
杜绝模特站岗需要警力下沉
远看派出所岗亭中站着一名高大威猛、身板笔挺的保安,走近一看才发现“站岗”的原来是一名石膏模特。对于用模特站岗的做法,派出所昨日回应称,因警力不足才出此下策。(12月13日《广州日报》)
派出所对此事作出的回应,说“因警力不足才出此下策”,难道真是因为“警力不足”吗?所谓的“警力不足”可能是由于警力分配不均所致。常见的是,机关办公室人满为患,而一线却严重缺员。
可见,解决“警力不足”的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让警力“下沉”。不在警力“下沉”方面作文章,而是让“协警”与“合同民警”充当“马前卒”,本来就是下策,当然,让模特“站岗”更是下下策了。
模特“站岗”的警务点虽已撤销,但由此所折射出的“忽悠思维”并没有因此消弥。但愿相关部门能够真正认识到“警力不足”的症结所在。此结不解,类似模特“站岗”凑警力和忽悠人的闹剧还会重演。
□李学人(教师)
社区信息发布不能没人管
我们小区有一个固定的居民信息发布栏,但这个发布栏好像逐渐变得缺乏应有的权威性。社区、物业的生活信息可以在那里发,周边商家的商品信息也可以在那里发,一些诸如黑门诊、办假证的信息也可以找到踪影。这样一来,弄得信息鱼龙混杂,不知道该信谁的了。
最后的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社区和物业就把信息贴在一层的楼面甚至是电梯里了。可是,这样一来,有些居民就更不信了,一个劲儿往居委会打电话质疑或者干脆置之不理。总之,影响了很多居民的正常生活。
有信息发布栏当然是好事,关键是怎样把它利用起来。我看比较好的做法是把信息发布栏做成玻璃橱窗的样式,社区居委会或物业有专人负责保管橱窗的钥匙,有专人负责对信息进行张贴,并与小区内保安做好联动,形成比较好的监督防范机制。
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某些社区利用通讯系统,采用手机短信群发甚至建立社区居民信息网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史今(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