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叫卖文化的京味原生态
新京报
2010-12-09 01:43

 □武荣璋(京味老演员)

  新华书店里很多京味著作都提到当年京城流传多年的“东富西贵,穷宣武,破崇文”之说,还有提到“东富、西贵、南贱、北贫”的传言。

  当然,这种从城区划分得到的结论,是从京味文化生活方方面面的对比而谈,比如文化教育状况、居住环境的等级和设施、医疗卫生水平的差别等。但北京是一个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四合院落是世界上惟一的平面建筑群。但从四合院两三重的院落和“穷宣武,破崇文”的底层生活文化,也能说明人们享受生活而产生出的字正腔圆、合辙押韵、高音亮、低音味浓,荡气回肠的大段吆喝叫卖词句。

  这些摊贩很少有念过书的,为了生活糊口和营业兴旺,他们合理地运用了形容词、动词、感叹词,排比、对比等,是各行各业的独特腔调和祖辈相传的响器,给京城街巷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的人们带来了“闻其响器声便知其货郎”的便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优惠和乐趣。

  为了好听和感人,他们无师自通地吸收各种艺术唱腔的精彩之处和各种音乐元素,比如切分音,顿音,速音,渐强,渐弱,变调等,起到了天然的广告宣传目的,这就是原生态京味街巷胡同里的“北京音儿”。

  2009年7月,我到首都图书馆——乡土课堂“北京的声音”讲座,有一位女听众向我提问:“当年那好听的大段京味吆喝志,是卖货人自己编的吗?”我说,这些京味吆喝卖货声,也得到居住在四合院里的文人墨客或没落的宅门弟子的帮助。摊贩们经常按京城瓜果梨桃、青菜等成熟的时令季节,提前让这些讲究吃喝的人们尝鲜。

  比如卖大西瓜的吆喝:吃了呗,闹块儿尝,这冰镇的西瓜脆沙瓤,它三角的牙儿,船那么大的块儿,冰糖的瓤儿,月饼的馅儿,芭蕉叶儿撵不走那蜜蜂在这儿搭错了窝儿,沙着您那口味的甜哪!

  卖酸梅汤的吆喝:嗳,酸梅汤味真好喝,这玉泉山的水骆驼给我驼,什刹海的冰干净又卫生,桂花白糖就往里搁,南来的蜜蜂儿在这儿来,您买一碗来尝一尝,冰镇酸甜真好喝!

  这些好听的叫卖声字句入耳,让人们能顺口搭音,这就是故都乡音,乡情。

  多年以来,我一直致力于打捞、还原老北京叫卖,力争为丰富北京民间文艺形态做出一些贡献。在多次前往农村和京城各大旧货市场之后,我搜集了多种老北京叫卖的词汇、句法和腔调。老北京叫卖是濒临灭绝的城市声响,我希望无论是“叫卖”还是“吆喝”,爱好这一艺术形式的人们能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彼此之间求同存异,共同为这种特色京腔的传播做出努力,让这一口头无形文化的宝贵遗产能得到传承。

相关推荐
走出贵州“村T”,一场原生态文化破壁之旅 | 新京报评论
观点
探寻舌尖上的京味儿文化“悦读雅集”二月活动成功举办
新京号
“品韵京城”——“悦读雅集”五月活动成功举办
新京号
走出“魔性尬舞”的流量焦虑
新京号
512项惠民+1000万消费补贴!“乐游北京”精彩启幕
新京号
“中国购”的行李箱里装了啥?京味儿冰箱贴一买好几十个
北京
“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即将启幕!
新京号
北京喊你当主角!快来PK“北京范儿”——
新京号
“曲韵芳华”——“国粹茶社”四月活动北京曲剧专场成功举办
新京号
等你参与!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