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西塞罗》 在时政与文化之间
新京报
2010-11-27 02:43

 【走访德国文化杂志之三】

  它以古罗马雄辩的政治与哲学家命名——《西塞罗》杂志,2004年由德国荣格出版社出资,记者沃尔夫海姆·韦默创办。柏林从此拥有了第一本时政文化月刊。韦默于今年初离任,由原《时代》周刊的总编辑米歇尔·瑙曼接任。错落着玻璃与钢筋丛林的波茨坦广场上,瑙曼与文化板块主编施莱伯与我在杂志编辑部碰头。我们聊天的语速紧凑而轻快,在德国新闻界有着罕见从政经历的瑙曼,为我呈现他源自两个领域的视角。

  《西塞罗》内容分成四大板块:分别聚焦国内外时事的“世界舞台”与“柏林共和国”,经济篇“资本”和文化篇“沙龙”。六年前几乎与《西塞罗》同时创刊的,还有另外两本效仿美国杂志的《名利场》和《公园大道》,都很快倒闭了;但《西塞罗》还在,而且发行量有8万多份。瑙曼认为,除了杂志混搭漂亮的四色图片与四色文字这一点创意以外,还有出刊周期的因素:“德国大约一共有6000种杂志,要挤在1.3万个书报亭内打架。读者有时最烦的就是像我老东家《时代》那样的杂志,每周出版,发行量50万本,读者会被压得透不过气来。”。

  《西塞罗》创刊的第二年,便发生了令杂志知名度急升的“西塞罗事件”:在一篇关于约旦恐怖分子的文章中,引用德国联邦刑事犯罪调查局机密文件的内容,杂志因此遭受“协从泄露国家机密罪”指控,但在2007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作出裁决,称搜查严重侵害了媒体报道自由权,是违反宪法的行为。

  算上瑙曼自己,如今《西塞罗》共有5位编辑,每个人都玩命地干活,在签片以前,彼此会先把各自的文章读过一遍。瑙曼认为,自己上任前的杂志依旧抱着“市场为先”的保守心态,但在他看来,全球的金融资本主义迟早要崩溃。“你看德国实践了15年‘自由市场’,却没有意识到最适合我们的是‘社会化的资本主义’——这种系统关注老弱病幼,而且注重教育,很奏效。”他称,如今《西塞罗》背后的支撑力,正是这种“社会责任与资本主义混合”的意识形态。

  他自称坚持着一种老派的观念:新闻工作者不该以市场调查为基础,而应以读者为本:为他们提供信息,娱乐并同时教化读者。文化板块主编施莱伯插话道:“市场调查挺没远见的”,他认为各刊的市调结果都一样,于是造成了今日所有的报刊都大同小异。所以归根到底,“最重要的事情,还得看杂志是不是够‘料’。”

  这当然会影响发行量。《西塞罗》8万份的发行量,很不错了,但也不算热销。每个月,为了省下23万欧元,杂志还需要提前两周截稿下厂印刷。但瑙曼并不急:“今天你会发现,素质越低、越是缺乏责任感和缺乏自我要求的新闻工作团队,他们制造的产品发行量越大。这就是问题所在;要赚钱,就得当傻子。”欧洲不少主流媒体设立这样的价值观,而且认为这是读者想要的,因此并不觉得惭愧,“所以内页会放裸女”。

  69岁的瑙曼在出版界、新闻界及从政的经历都很丰富。上世纪80年代,瑙曼担任德国《时代》周刊的总编辑,后来出任德国Rowohlt出版社的出版人,首次出版了莫言作品的德译本。瑙曼很喜欢《红高粱》,他认为莫言“应得一次诺奖”。加上在美国创办出版社Metropolitan的经历,瑙曼总共在出版界待了13年,可是每年出800本书的艰辛也把他给“耗尽”了。

  1998年,瑙曼出任德国文化部秘书长,他的政治生涯高点则是代表社会民主党参与竞选汉堡市长。虽然落选了,但重回新闻界后,瑙曼有了切身的换位思维。他看到,新闻界普遍对政客们所持的不屑态度,其实有失偏颇:“从政比从事一般的工作艰难得多,当然有些政客只顾着演戏,但怀抱着政治理想去努力争取的政客也还大有人在。”

  □特约记者 张璐诗 发自柏林

  (鸣谢歌德学院协助联络采访)

相关推荐
韩国代总统:执行逮捕令时政府机关之间不能发生肢体冲突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神二十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商务部:中美未进行经贸谈判
时事
“遵”行新风尚 文明我先行 | 盘歌传文明 新风入万家
新京号
《自然的超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美学是主张艺术为生活的美学
文化
2025年领导干部阅读推荐书目(3月)
新京号
延续2024年增长势头,燕京啤酒一季度净利大增
消费
向“双先”看齐|当好新时代红色宣传员
新京号
象征“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是如何融入罗马文化的?
文化
分享预告|周佳昕: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制造独家和爆款
新京号
多彩贵州如何展现新风采,习近平提出这些明确要求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