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建筑实验场”是对城市褒奖
新京报
2010-11-10 03:43

 新京报:广州新中轴线的城市功能是什么?

  冯:从认知上来讲,中轴线对强化城市意象的认知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老广州城本来就有一条不甚清晰、但略可成立的中轴线,它串联了一系列近代广州最重要的公共建筑。

  但是随着广州近二十年的扩建,旧轴线的作用已经很微弱了,基于这种城市空间的历史成因,新中轴线便在广州的东移、南拓的布局中浮现出来,它北起中信广场,穿过天河体育中心,进入珠江新城的新建筑群,在广州塔之后,一直延伸到珠江的后航道。借助于这条新中轴线,广州到底能不能摆脱掉混乱、拥挤的不良印象,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新京报:你是否觉得广州继北京之后也成了建筑设计的实验场?两个城市的实验性建筑有什么区别?

  冯:首先,这得要看我们怎样去评价“建筑实验场”这个说法了,有的人认为“实验场”是冒进,是好大喜功;而有的人则认为实验性建筑是鼓励创新、追求多元价值的表现。不过有一点大家都得承认,实验性建筑大多都发生在世界上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城市。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看,北京的实验性建筑的诞生,是增强的国力急于寻找新的形象的必然结果。广州的新建筑,如果确实具有某种前瞻性和实验性,也只是表现在最重要的那些标志性建筑身上。正是这些新建筑为广州建立一个开放的国际性大都市形象增色不少。我认为,只有国际性的城市才有气度和自我要求去探寻建筑上的创新之路。所以,能成为“建筑实验场”其实是对城市的一种褒奖。北京的实验性建筑大多是在表达国家形象,而广州的新建筑只要能从建筑设计上扩大广州影响力就够了。

  新京报:就你个人观点,如果想把广州的新老建筑精华看完需要几天时间?

  冯:广州的新老建筑分别呈现出三种广州的形象,一个是由陈家祠、光孝寺等传统祠堂、宗庙、街区和民居所组成,这些构成了广州的历史形象;第二个广州是近代广州,它是由中山纪念堂、爱群大厦等纪念性建筑所组成,它们构成了广州城的政商双重形象;第三个广州是当代广州,它是由广州塔、广州大剧院等一系列新的地标建筑所组成,它们构成了广州的国际主义的一面。更不要提还有非常值得一看的南越王博物馆,既看南越国的珍藏;又看博物馆的岭南建筑风格……花上三天时间在广州走马观花看城市,应该不枉一次广州之行。

相关推荐
仙游炳晃故居获授“象棋世家”牌匾
新京号
“寒碜”的县政府大院,不换门面换民心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四川游客在省长信箱点赞遵义交警
新京号
在雄安,看“中国风”遇上未来城→
新京号
4月这次强风天气从何而来?专家提醒需重点防范两类风险
第一看点
对于芜湖来说,老海关精神有何深意?
新京号
3个铂金级+15个WELL HSR!越秀商管打造健康建筑范例
商讯
荷花淀里,留住文化根脉
新京号
“好房子”标准:从生存容器到生活容器的空间革命|新京报专栏
观点
与v同游自在烟台| v聚烟台,踏浪山海寻觅人间果香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