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法学者对话圆明园
新京报
2010-10-19 02:44

 本报讯 (记者张弘 实习生孙岩)昨天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的纪念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在圆明园西洋楼谐奇趣遗址举行,著名华人历史学家汪荣祖、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资深媒体人伯纳·布立赛就圆明园的前世今生、盛衰荣辱和历史镜鉴进行了对话。而另一场纪念活动“精神的图示———傅文俊历史观念摄影”也在同一地点举行。

  “英国人是主犯”

  汪荣祖是《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一书作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刚刚出版了本书的中英文对照版。而伯纳·布立赛是《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的作者。两位学者均谈到了圆明园罹难在两国民众中的不同印象。伯纳·布立赛表示,法国人不愿意面对自己过去不光彩的那一页,他强调,英国人是火烧圆明园的主犯,法国人是从犯。英军是有组织的抢劫,规模也更大;而法国人抢劫是个体行为。汪荣祖对于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野蛮行为表示了谴责。

  而汪荣祖和伯纳·布立赛都认为,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冲突,都缘于对对方的不了解,以及不同制度和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所致。汪荣祖尤其强调了清朝统治者的专制主义,是导致鸦片战争以降,包括火烧圆明园等在内一系列中西冲突的重要原因。

  “追讨文物不容易”

  伯纳·布立赛称,自己曾经向希拉克总统写过一封信,建议归还法国现存的圆明园文物。“但是,希拉克对此没有任何回音。”伯纳·布立赛说,“另一方面,这些文物在法国保存,又可以使得法国民众借此了解中国。”

  汪荣祖说,追讨圆明园文物可能会很曲折,这里面涉及很多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于是否重建圆明园,两人不约而同地表示了反对。他们还一致希望,圆明园能够保持现在的风貌。两人还提出建议,现在的圆明园文物陈列馆规模太小了,应当修建一个圆明园博物馆,用于展示圆明园的文物和历史。

  观念摄影纪念圆明园罹难

  ■ 其他活动

  观念摄影纪念

  圆明园罹难

  在同一地点举办的“精神的图示———傅文俊历史观念摄影展”展出的是傅文俊12幅摄影作品《十二生肖》。策展人胡赳赳称,此次展览将于本月30日结束,届时,这些艺术摄影作品将由圆明园永久收藏。

  北大副教授胡旭冬称,“在展场里,无论是圆明园还是图像都走出了照片的边框,打破了摄影的瞬间凝固性,相互震荡出一片远远长于瞬间的历史表意空间。”

相关推荐
圆明园举办“赏山读园 阅享圆明”主题阅读系列活动
北京
作为社会学家,费孝通写了一本不那么“文学”的小说
文化
中法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
第一看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第一看点
“五一”即将来临,北京海淀推出五大主题板块、17项特色活动
北京
北京香山论坛先导会4月28日至30日举行
第一看点
国际传播 | 中传师生赴美参加国际广播电视学会2025年会
新京号
北京文化论坛打造全年常态化活动,首批17个会客厅公布
北京
在对话的旷野上|《新京报·书评周刊》2024合订本热卖中
文化
东城这场对话会上,专家学者共话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