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涩柿“不受待见”?
2010-09-16 02:46

订阅
●冷平,中国农业大学果树学系教授
柿子树一般长在田间地头,不占农田,特别是在一些传统栽种区,管理成本相对较低,大小年区分不大,农民对它有感情。北京柿子不太被人待见,有几个原因,北京的主要柿子品种是涩柿,不能直接入口。磨盘柿是目前最优良的涩柿品种,但目前脱涩技术不过关,脱涩后发软,不便于储藏和运输。
以日本为例,日本主要是甜柿子,是新品种,而我们的磨盘柿相比之下就像粗粮。日本的产量不高,但单果价格很好。我们也可以引进新柿子品种,因为北京是柿子栽培的北线。日本的柿子适合南方的湿暖气候,而柿子对天气变化特别敏感,最怕的就是冻伤,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抗寒品种。
现在在张坊一带也开始栽种日韩新品种的甜柿。柿子的原产地就是中国,中国的柿子产量占世界产量的70%,把柿子的科研搞上去很有必要。张坊开始形成产业气候,例如保鲜,袋装真空保存,但真正脱涩深加工还没有做起来。必须要从育种开始改良。磨盘柿是好品种,但是需要做一些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