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方舟子的别名叫堂吉诃德
新京报
2010-09-04 02:41

  方舟子这个名字,已成为上周爆炸性新闻的代名词。

  而在过去的10年中,与他的名字相关联的轰动性新闻层出不穷,朱涵事件、朱苏力招生事件、民工打磨汉芯事件、肖传国事件、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事件、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事件、东南大学校长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冠群事件、披露“肖氏反射弧”未获国际公认、清华教授刘辉学术造假事件、蒙牛造骨牛奶蛋白(OMP)事件、唐骏学历造假事件和近期的质疑神仙李一和质疑“国学天才”。

  直至2010年8月29日傍晚在北京住所附近遭2名男子袭击,面部被喷不明液体,腰部被铁锤砸中后“破皮出血”……

  可以说,方舟子与爆炸性争议新闻的关系,犹如鱼与水、根与苗,既相辅相成,又互为因果。自1999年以来,方舟子设立新语丝网站,通过发表自己的文章以及刊登网友文章,揭发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批判新闻界的不真实报道,以及批判伪科学、伪气功、伪环保,始终以一个风暴之眼的形象存在着,在他身边,围绕着太多的话题。持各种观点和利益立场的人,爱他并敬他如神明,恨他,期望他入地狱者都大有人在。对多数公众而言,因为像他这样的对虚伪造假有近乎于“洁癖”的嫉恶如仇者实在太稀缺,而对他抱有一种期待和敬仰。因为许多人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有多么艰难。

  有人评价,方舟子具有典型的知识分子人格,即他脑中有坚定的理念,认为“世界应该怎么样?”而现实世界并没有这样,于是,他便按照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方法,将他朝自己心中的“应该”去推进。他的方式,是典型的非东方式的理科方法,没有温良恭俭,没有折中与迁就,甚至没有对任何包括“国情”之类说词在内的元素的迂回与婉转。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直来直去如闯进瓷器店的野马一般,把学术界原本看似精巧有致相安无事甚至不问公义只顾闷声发财的氛围打破,盛筵被中断,大家华丽的外衣被掀起,露出里面包裹着的并不太美好的内容。对于当事者来说,尴尬和愤怒,是可想而知的,但对于整个学界的学风与氛围,则无疑是一种整肃和清理,他让许多人知道,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事情不可为,一旦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荒唐事,必然要为之付出代价。在人类的学术历史上,方舟子这样的世界观,本是主流,但这与当下中国学界的实际情况,又有很大的出入———许多知识分子,眼界已越来越收缩到自己的小日子上了,不会为与自己利益无关的公理与正义,去冒陷入争端、纠葛甚至有杀身之险的事情中去。

  支持方舟子的人们,与其说是支持他本人,倒莫如说是对更多人表现的失望。检视方舟子十多年来的学术打假,我们可以发现,他终究成为一个孤独的个体打假者,被他揭出来并喧嚣一时的事件的事主们,在尴尬了片刻之后,依然过着好好的日子,而独有他,如堂吉诃德一样,举着长矛左冲右突之后发现,他最大的战果,就是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

  很显然,最悲最伤最痛的,不应该是他!

  □纸刀(媒体人)

相关推荐
老来依然一书生:费孝通的学术人生
文化
脚气反反复复不断根?看看是不是这些地方没做对
新京号
解锁北大学者的书房:什么书、怎么摆
新京号
吃下这颗蓝色小药丸,整个世界都变成了蓝色
新京号
酸奶与小甜水如何分辨?风味发酵乳有没有营养?收好这份酸奶知识
消费
千万别叫这个姓!这个姓氏有bug,干啥都会让电脑死机
新京号
古人说认真,那是真“认真”
文化
李鬼券商的精准围猎:“券商App”成诈骗入口,有人被骗数十万
财经
“路怒症”、惹争议的自驾游车队,以及被误解的大货车|书单
文化
护林19年,上不去的上方山被他们走出一条巡山路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